0人評分過此書

因為生活太焦躁,所以需要寧靜心理學:放鬆訓練×依循自然×藝術薰陶,完美迴避傷害,不用無限忍耐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573086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家庭工作蠟燭兩頭燒,重重壓力逼得你喘不過氣?
兩眼一閉昏死過去,醒來後卻感覺全身痠痛不已?
老是緊張焦慮,怨嘆生活「噪音」吵得你無法平靜?

羨慕孩子的無憂無慮,很想坐時光機回到從前?
美國自助心理學大師安妮.卡爾(Annie Call):
「造成一切疾病的元凶,就出在違背自然規律。」

揮別高難度的體能訓練,也不必研究那些複雜的數據,
只要掌握放鬆的準則,就能真正享受生命的寧靜之美!

【Chill一下,來杯淡定紅茶!】
該怎麼放鬆僵硬的肌肉和無法停止思考的大腦?
——你一定想不到,睡眠的權威竟然是小嬰兒!
不要小看他們,嬰兒能做到成人無法達到的100%放鬆;
保持身心舒暢,才能在睡眠中恢復精力、促進健康。

平日裡,有無感覺自己的動作過大?
其實,我們的日常行為經常使用了太多肌肉!
坐在椅子上,是自己撐著身體,還是身體被椅子撐著?
等待時,越來越焦慮的自己,能加快對方的速度嗎?

跟著本書一起學習,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放鬆身體,讓自己跟隨大自然的規律
◎減少多餘的緊張,讓該做事的人做事

【高壓能集中注意力?你只是在殘害自己!】
訓練如何控制肌肉,就能促使注意力集中;
集中精神只需靠大腦,其他部位通通放鬆!

◎平躺在地板上,找個朋友協助「見證」
.請朋友分別抬起你的四肢、頭部,再隨機鬆手
.檢查身體是否自然垂落,還是自己僵硬地放下?
◎自行訓練時,閉上眼,想像身體每一處都很重
.肺部會自行擴張吸入空氣,呼氣時全身要像洩氣的皮球
.膝蓋慢慢彎曲抬腿,重量匯聚於後腳跟,力道逐漸變小
.再放下腿,接近地面時放輕鬆並自然落下,四肢輪流做

訓練過後,將能更加冷靜、直接地思考,學習事半功倍!

【停止互相傷害!拋棄無謂的「假民主」】
許多新手父母遇上孩子的任性,總是感覺煩躁不已:
愛頂嘴、喜新厭舊,跟陌生人比跟自己還要親……
雙方都有各自的想法,但強勢的一方卻用權力壓制。
一個不快樂的孩子曾說:「我選擇了父母讓我選的。」
表面上給予選擇權,實際卻暗示著哪個才是滿意的正解!

到底該怎麼做,才不會由愛生恨、折磨彼此呢?
◎不論關係為何,應尊重每一個獨立個體
◎引導孩子之前,先學會自我控制
◎給予他們自由,讓對方保有足夠的空間

〔本書特色〕
從古至今,有許多人為了生活忙得席不暇暖,因而罹患了諸如「慢性疲勞」、「神經衰弱」等疾病。本書由長期研究心理「自療」的安妮.佩森.考爾所撰寫,雖是以19世紀為背景,但仍有與現代精神疾病共通之處。內文詳載了如何訓練肌肉放鬆,如何轉換憤怒、自私、怨恨等負面情緒,為追求身心健康的讀者提供準確方向。
  • 導言 寧靜的力量
  • 第一章 身體健康嚮導
  • 第二章 休息是恢復良好狀態的最佳方式
  • 第三章 如何運用大腦
  • 第四章 面對神經緊張的根源
  • 第五章 情感中的神經緊張
  • 第六章 大自然的教導
  • 第七章 寧靜的狀態也需要訓練養成
  • 第八章 藝術帶你進入自然的寧靜
  • 第九章 關愛自己,關心他人
  • 第十章 意志力的力量
  • 第十一章 漫談平和
    • 一、家庭的平和
    • 二、對孩子的平和
    • 三、與朋友間的平和
  • 第十二章 社會生活的平和
  • 第十三章 宗教的平和
  • 第十四章 自身的平和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