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世界史躺著讀Ⅱ:從文字的誕生到現代世界的形成,輕鬆掌握人類文明5000年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082154
叢集名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日本最會說故事的暢銷歷史作家
為你帶來一本絕不枯燥、不令人打瞌睡的全世界史

338則簡短生動的故事、融貫古今東西的軼聞與典故
隨時隨地都可輕鬆翻讀,吸收新知無負擔

在碎片化的閱讀時代,理解人類歷史全貌的最佳方式

‧神的概念誕生於何時?為何會興起?
‧為什麼美索不達米亞的文明發展比較早,但埃及更早發展出大國?
‧古代就有因氣候變遷而遷徙、流離的難民?
‧為何說沒有穆罕默德,就沒有查理曼?
‧安史之亂與阿拔斯王朝有什麼關係?
‧中國的銅幣輸出,竟然使日本形成反抗鎌倉幕府的暴力集團?
‧十字軍東征的目的,到底是為了奪回聖地,還是為了討生活?

讀歷史的樂趣,不只是在一條一條歷史紀年中,看哪一年發生什麼事、某某歷史人物又做了什麼!到底這些事件背後有哪些因果關聯、人物動機是什麼?這才是日本現代知識巨人──出口治明最好奇的事!
飽覽群書、見識廣博的出口治明,將對歷史的見解與好奇,匯編入世界歷史當中。全書說史口吻親切,隨手一翻便能看見古今東西的歷史典故和趣味軼事,讓你不知不覺間徜徉在世界史連綴而成的知識海裡,通曉人類文明的興衰、起伏與變遷。
本書特色
★以超過300篇小短文的形式,將複雜的歷史知識,轉化為好吸收消化的小故事。
★內容廣泛,不僅涵括政治、經濟貿易和宗教史,更將藝術、文學、文化融匯其中。
★博引大量學者觀點,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理解世界各個重要事件與趨勢的根本原因。
★連結當代議題,引導讀者從歷史中回顧、省思移民與離散社群、疾病與傳染、環境變遷等重要課題。
  • 自序
  • 第四部 第五千年紀前半=西元1001至1500年
    • 第五章 文藝復興時期(Quattrocento)
      • 1|帖木兒之死與永樂帝即位
      • 2|從視忽必烈為學習對手,到鄭和艦隊的誕生
      • 3|帖木兒王朝對歐亞大陸的影響
      • 4|瓦剌的也先,在土木堡之變時俘虜了明英宗
      • 5|騎兵軍團敗給了步兵與槍械
      • 6|鄭和的大艦隊變成萬里長城
      • 7|匈牙利國王西吉斯蒙德成為羅馬皇帝,解決教派分裂的問題,但在胡斯戰爭時吃了敗仗
      • 8|百年戰爭再起
      • 9|航海王子恩里克展開非洲西海岸的探險
      • 10|麥第奇家族的科西莫回到佛羅倫斯
      • 11|羅馬帝國滅亡,百年戰爭結束與洛迪之和
      • 12|英國的玫瑰戰爭
      • 13|「無所不在的蜘蛛」路易十一世與勇士查理,及哈布斯堡家族的運氣
      • 14|羅倫佐成為麥第奇家族的當家時,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鼎盛期
      • 15|西班牙的出現與異端審判所的開設
      • 16|發生於一四九二年,具有時代特徵的事件
      • 17|羅倫佐長子皮耶羅的失政,與修道院長薩佛納羅拉的神權統治
      • 18|亞歷山大六世的政治,與分割大西洋的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
      • 19|德國開始經常使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
      • 20|義大利體(活字)的出現,與亞美利哥.維斯普奇的新大陸探險
      • 21|義大利世紀的結束與麥第奇家族的殞落
  • 第五部 第五千年紀後半=西元1501至2000年
    • 第一章 亞洲四大帝國與宗教改革,及新大陸時代
      • 1|薩法維王朝的伊斯邁爾以骷髏杯飲酒
      • 2|因為鄂圖曼帝國而有了「歐洲」的地域概念
      • 3|蘇爾王朝為蒙兀兒帝國打下基礎
      • 4|明朝因為北虜南倭而辛苦的時代。日本發現石見銀山,槍械傳入日本,方濟.沙勿略訪問日本
      • 5|有許多共通點的同時代人物:阿克巴與織田信長
      • 6|明朝的少年皇帝與張居正的政治改革
      • 7|文祿之役(壬辰倭亂)與慶長之役(丁酉倭亂)
      • 8|好戰的羅馬教皇儒略二世
      • 9|麥第奇家族出身的羅馬教皇,促成後期文藝復興的發展
      • 10|販賣贖罪券與宗教改革的開始
      • 11|後來的麥第奇家族。佛羅倫斯的科西莫一世與嫁到法國的凱薩琳
      • 12|為愛瘋狂的西班牙女王與查理五世
      • 13|葡萄牙掌控了前往東方的交易之路/西班牙先後消滅了阿茲特克帝國、印加帝國
      • 14|瑞典大屠殺
      • 15|查理五世與法蘭索瓦一世之戰,以及新教諸侯的動向
      • 16|耶穌會與英國國教會的誕生
      • 17|加爾文的瑞士宗教改革
      • 18|鄂圖曼帝國給法國治外法權,不平等條約的開始
      • 19|西班牙的惡政:監護征賦制
      • 20|在新教的攻勢中退位的查理五世
      • 21|立窩尼亞戰爭與俄羅斯的困境
      • 22|胡格諾戰爭與三亨利之戰
      • 23|西班牙開始沒落,費利佩二世的「血統純潔度規定」
      • 24|亨利四世頒佈「南特敕令」,結束了法國宗教革命
    • 第二章 亞洲四大帝國極大化,路易十四君臨歐洲
      • 1|世界最早的股份公司──東印度公司的誕生
      • 2|三十年戰爭前夕
      • 3|德國開始三十年戰爭
      • 4|丹麥的介入開啟三十年戰爭的第二幕
      • 5|邁向三十年戰爭的第三幕。瑞典介入幕後的法國宰相黎胥留
      • 6|羅馬的反宗教改革與楊森主義
      • 7|三十年戰爭落幕與神聖羅馬帝國的死亡診斷書
      • 8|三王國戰爭(清教徒革命)誕生了英格蘭聯邦
      • 9|薩法維耶王朝與蒙兀兒王朝的極盛期
      • 10|努爾哈赤建立清朝的前身──「後金」/日本的關原之戰與大坂之役
      • 11|皇太極改「後金」國號為「清」,建立了「四重帝國」的特殊帝國
      • 12|明朝滅亡,清朝的順治皇帝統一中國
      • 13|克倫威爾的導航條例,引發了英格蘭、荷蘭的戰爭
      • 14|波蘭、立陶宛的災難,東歐的霸權在俄羅斯
      • 15|英格蘭、荷蘭的第二次戰爭
      • 16|路易十四親政,英格蘭與法國聯手展開第三次對荷蘭之戰
      • 17|俄羅斯的彼得一世即位,與鄂圖曼王朝第二次包圍維也納
      • 18|因光榮革命,英格蘭與荷蘭形成共主邦聯
      • 19|因為路易十四的大同盟戰爭(又稱九年戰爭),開始第二次英法百年戰爭
      • 20|奧朗則布擴大了蒙兀兒帝國
      • 21|清朝康熙皇帝親政
      • 22|十七世紀的世界
    • 第三章 產業革命與法國大革命的世紀
      • 1|大北方戰爭。卡爾十二世的征戰
      • 2|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與普魯士王國的誕生
      • 3|德國的君主政治與大不列顛的議會政治
      • 4|從瑞典帝國到俄羅斯帝國。義大利建立了薩丁尼亞王國
      • 5|鄂圖曼王朝的鬱金香時代
      • 6|奧朗則布的治世與蒙兀兒王朝的衰微
      • 7|清朝進入明君雍正的時代
      • 8|雍正皇帝將人頭稅變革成土地稅
      • 9|薩法維王朝的滅亡與「最後的征服者」納迪爾.沙阿
      • 10|波蘭的王位繼承戰爭是各國利害關係的縮圖
      • 11|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開始
      • 12|瑪麗亞.特蕾莎的外交革命與七年戰爭
      • 13|七年戰爭結果,瑪麗亞.特蕾莎與法國的損失
      • 14|為什麼會發生工業革命?
      • 15|中華帝國的最後光輝──乾隆皇帝時代
      • 16|東印度公司統治了印度
      • 17|乾隆皇帝時代結束
      • 18|葉卡捷琳娜的攻勢。鄂圖曼王朝的自淨作用與波蘭、立陶宛的滅亡
      • 19|美國獨立
      • 20|法國大革命
    • 第四章 歐洲初掌世界霸權
      • 1|拿破崙皇帝
      • 2|像舞會會議般的維也納會議與塔列朗的手腕
      • 3|維也納體制的反彈
      • 4|西蒙.玻利瓦爾的拉丁美洲獨立運動,與美國的門羅宣言
      • 5|亞洲的黃昏與英國
      • 6|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
      • 7|英國奸巧的侵略戰爭
      • 8|革命的餘波與反彈的風暴雨在歐洲相持不下
      • 9|勞動階級的抬頭與共產黨宣言
      • 10|一八四八年的歐洲革命。維也納體制的結束與路易.拿破崙的出現
      • 11|太平天國之亂與日本開國。美國要求日本的事
      • 12|英國的蠻橫。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印度第一次獨立戰爭
      • 13|何謂明治維新
      • 14|克里米亞戰爭和義大利的誕生
      • 15|南北戰爭與墨西哥英雄
      • 16|俾斯麥宰相統一德意志
      • 17|俾斯麥的調整能力讓俄羅斯的野心受挫
      • 18|被稱為俾斯麥體制的時代
      • 19|俾斯麥的卸任與法、俄的友好
      • 20|屈里弗斯事件與猶太復國主義
      • 21|布爾戰爭開始
      • 22|日本開始邁向近代化
      • 23|中日戰爭與三國干涉
      • 24|菲律賓獨立運動與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
      • 25|義和團之亂
    • 第五章 兩次世界大戰
      • 1|大英帝國與英日同盟
      • 2|3B政策與3C政策
      • 3|日俄戰爭順利落幕及日比谷縱火事件
      • 4|從英法協商、英俄條約到三國協約,列強的野心正擴大影響
      • 5|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端在於哈布斯堡王朝的愚蠢
      • 6|日俄戰爭後日本的出路
      • 7|甘地在南非推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 8|孫文與辛亥革命的展開
      • 9|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展開、俄國革命及大英帝國的「三枚舌外交」
      • 10|威爾遜總統的十四點和平原則,與一次大戰的結束
      • 11|《凡爾賽條約》的問題點
      • 12|威爾遜提倡的民族自決理念傳遍全世界
      • 13|巴勒斯坦的混亂與土耳其共和國的誕生
      • 14|國際主義與軍縮潮流,德國爆發惡性通貨膨脹
      • 15|為何德國人容許希特勒上台?
      • 16|孫文的國共合作與蔣介石登場
      • 17|蔣介石北伐與張作霖炸死事件
      • 18|《非戰公約》與黑色星期四
      • 19|日本侵略滿洲
      • 20|甘地的獨立運動
      • 21|希特勒以電光石火之勢成為總理
      • 22|第三帝國的伸長
      • 23|中國共產黨的大長征及毛澤東的崛起
      • 24|在日本,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復活
      • 25|西班牙與法國人民陣線的去向
      • 26|從盧溝橋事變到第二次中日戰爭
      • 27|希特勒併吞蘇台德區,爆發「水晶之夜」事件
      • 28|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
      • 29|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過程
      • 30|美國的國力決定世界大戰的趨勢
      • 31|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落幕
    • 第六章 冷戰時代
      • 1|二次大戰後的東亞
      • 2|提前激烈化的東西對立,及邱吉爾的「鐵幕」演講
      • 3|美蘇進入冷戰體制。馬歇爾計劃與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
      • 4|蘇聯的柏林封鎖與第一次中東戰爭
      • 5|NATO的設立與蘇聯的核爆試驗
      • 6|被迫轉換遠東戰略的美國,與命運的形勢開始改變的日本
      • 7|韓戰與日本復興
      • 8|美蘇的氫彈試驗與第三世界的抬頭
      • 9|納瑟總統的蘇伊士運河國有化宣言
      • 10|赫魯雪夫批判史達林與匈牙利一九五六年革命
      • 11|戴高樂就任法國總統
      • 12|古巴革命與達賴喇嘛逃亡
      • 13|蘇聯火箭登陸月球,赫魯雪夫正春風得意
      • 14|戰後世界秩序穩定的一九六〇年
      • 15|甘迺迪登場、加加林飛向宇宙、柏林圍牆
      • 16|艾德諾與戴高樂的遠見
      • 17|古巴危機、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與越戰
      • 18|中蘇對立、赫魯雪夫失勢與第三世界勢力後退
      • 19|毛澤東──從大躍進的失敗到文化大革命
      • 20|戰況膠著化的越戰,造成美國人心慌亂
      • 21|第三次中東戰爭及布拉格之春
      • 22|中蘇武力衝突、阿波羅十一號登陸月球,與布蘭特的東方政策
      • 23|美中關係正常化
      • 24|從水門案到越戰結束
      • 25|皮諾契特的政變、第四次中東戰爭,及石油危機
      • 26|兩德基礎條約、先進國高峰會,與西班牙波旁王朝的復活
      • 27|毛澤東去世後改採鄧小平體制,中日邦交正常化
      • 28|沙達特與以色列和平共處,若望.保祿二世被選為教宗
      • 29|波布的大屠殺及中國的先富論
      • 30|伊朗伊斯蘭革命、伊朗人質危機,以及蘇聯-阿富汗戰爭
      • 31|南斯拉夫內戰、兩伊戰爭與波蘭的「團結工聯」
      • 32|鄧小平成為「造王者」/福克蘭戰爭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 33|戈巴契夫登場與《廣場協議》
      • 34|冷戰的終結(馬爾他峰會)
      • 35|蘇聯的瓦解與消滅,以及波斯灣戰爭
      • 36|布希的冷戰勝利宣言及地球高峰會
      • 37|原是為巴勒斯坦帶來和平而簽署的《奧斯陸協議》……
      • 38|曼德拉就任南非總統,美國與越南恢復邦交
      • 39|上海合作組織、鄧小平去世、亞洲金融風暴,及京都議定書
      • 40|EU導入歐元,日銀採行零利率政策
      • 41|二〇〇〇年,若望.保祿二世的特別彌撒
      • 42|二十世紀後半是冷戰時代,其後誕生和平紅利
    • 最終章 在滂沱大雨中起步的二十一世紀
  • 參考文獻
  • 版權頁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