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大光:宗教改革、觀念對決與國族興衰(第二卷)-歐洲的歧路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2/0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52465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極權主義的真正起源,來自於大革命的狂熱
歐洲正是因為背離宗教改革,最終陷入政治極權與精神解構的危機!
華語世界第一部綜論清教徒歷史及英美保守主義思想的宏觀史著
深入分析西方基督教文明,如何影響近代世界歷史發展

  ◎「宗教改革」起源地在歐陸,是如何誕生自由解放、解構傳統的啟蒙思想?
  ◎啟蒙運動為什麼導致精神解構、社會崩解的危機,最終引發法國大革命?
  ◎同樣是君主制社會,為什麼「大革命」會發生在法國,而非英國?
  ◎日本為什麼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脫亞入歐」、轉型成功?
  ◎極權主義政體(如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為什麼會出現於二十世紀初的歐洲大陸呢?

  所謂「西方文明」,廣義上包含英美等英語系國家,以及法、德、義大利、西班牙等歐陸國家,從近代歷史來看,前者基本上沒有產生過專制獨裁的政權,社會得以長期維持穩定繁榮的發展;後者則頻繁擺盪於暴力革命與極權控制之間,造成社會長期的分裂不安、發展中斷。

  近代歐陸的觀念秩序(Ethos),以法國的「人權宣言」及「啟蒙思想」作為代表,訴求解放人性的理想,固然對現代世界影響深遠,但也容易成為各種極端思想的溫床,如激進民主、種族清洗、共產主義,乃至於納粹及史達林的極權主義。

  因此,可以說歐陸在追求自由解放的同時,就走上了一條不同於英美的「文化歧路」。為什麼同樣都是「西方文明」,英美與歐陸的歷史發展及觀念秩序,會有著如此巨大的差異?

  █歐洲大陸就是因為背離宗教改革,最終才會步上從革命到極權的奴役之路!

  近代歐陸的歷史發展,是由國家及君主等統治階層「自上而下」的推動,與英美清教徒社會「自下而上」的發展,有著本質的不同。

  歐洲在宗教改革以降的多年動亂(三十年戰爭、荷蘭獨立戰爭)中,王權持續削弱貴族、教會,強化國家對社會的統治,最終如法國、西班牙、俄羅斯等歐陸大國,紛紛建立專制且強大的君權神授體制,人民則淪為國家機器的螺絲釘。

  國家統治社會的專制權力,最終引發了法國大革命。但是當人民以暴力革命推翻君主後,非但沒有 迎來「自由、平等、博愛」的啟蒙理想,反而陷入了以「民主」之名而遂行的恐怖統治,從法國的雅各賓政權、德國的納粹政權、俄羅斯的共產政權,近代歐陸歷史一再地循環、重現相同的現象:從革命到極權的奴役之路。

  █歐陸歷史發展的五種模式──是追求自由還是追求革命?

  本書論述的歐洲模式,即清教徒觀念秩序和英美傳統之外的歷史發展模式,大致可分為法國、以西班牙為首的拉丁語系國家、德國、俄羅斯及日本等五種路徑,分別如下:

  ◆法國路徑:
  基於法國大革命的世俗主義、啟蒙主義、理性主義原則,所成立的法蘭西革命政權與拿破崙主義,是二十世紀所有極權國家的典範。

  ◆拉丁路徑:
  由「反宗教改革」的天主教為社會主流宗教,並在二十世紀淪為獨裁國家的義大利、西班牙與葡萄牙,以及作為西、葡殖民地的中南美諸國。

  ◆德國路徑:
 雖然是宗教改革的起源地,但是日耳曼民族主義的推動下,國家不斷強化權力,最終在二十世紀走上極權主義的道路。

  ◆俄羅斯路徑:
  原為政教合一的東正教社會,但在俄國大革命後,信奉馬列主義的布爾什維克黨奪權成功,最終淪為無神論的共產極權國家。

  ◆日本路徑:
  在近代帝國主義的威脅下,透過「明治維新」的改革,「脫亞入歐」成功,迅速建立繁榮的現代化社會,但最終淪為狂熱的軍國主義極權國家。

  關於「西方文明」的國族興衰與歷史變遷上,本書在人們耳熟能詳的「地理決定論」、「文化決定論」、「科技決定論」之外,進而提出了「宗教(基督新教)決定論」,並指出近代歐洲的歷史發展路徑,因不具備清教徒觀念秩序,社會無法自下而上的自然發展,最終都歷經了國家統治社會、人民無法反抗政府的悲慘命運。

  本書認為,歐陸的極權歷史,對於歷經長期戒嚴及民主轉型的台灣社會而言,更有其特殊的歷史情感與意義,因此,相信本書能帶給台灣及華語讀者,一個有別於傳統史觀的全新歷史圖像。

  【套書介紹】

  《大光:宗教改革、觀念對決與國族興衰》是華語世界第一部綜論清教徒歷史,及英美保守主義思想的宏觀史著。系列作品一共三卷,深入探討英美、歐洲與東亞三個地區,從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以來的五百年歷史變化,其實與基督宗教文化及清教徒的觀念秩序有著密切聯繫。三卷主題分別如下:

  ●第一卷:《清教秩序五百年》──
  宗教改革孕育的基督新教精神,如何推動荷蘭、日內瓦、英國及美國等清教國家的獨立,並且在這些地方催生法治社會及憲政國家,奠定現代文明的基礎?

  ●第二卷:《歐洲的歧路》──
  法國、德國、俄國與義大利等歐陸國家以及東亞的日本,為何在現代化的過程當中,持續引發暴力革命與民族衝突,紛紛陷入極權主義的災難?

  ●第三卷:《華夏轉型二百年》──
  從晚清到民國的近代中國,面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多次推動「西化」改革,為何總是以失敗收場,最終淪為無神論的共產專制國家?

  「大光」一詞出自聖經,象徵了世人在黑暗中追求光明、在絕望中祈求希望的時刻。相信本書能帶給臺灣及使用華語的讀者,一個有別於傳統史觀的全新歷史圖像。
  • 自序:歐羅巴,歐羅巴, 何時猛回頭?
  • 第一章 拉丁路徑:一個教宗,一個世界
    • 第一節 梵蒂岡:將靈魂賣給魔鬼,用什麼贖回來?
    • 第二節 義大利:是綿羊,還是獅子?
    • 第三節 西班牙:找到金山,失去帝國
    • 第四節 葡萄牙:從歐洲的船頭到民主化的末班車
    • 第五節 中南美洲:在「伊比利亞遺產」的重壓之下
  • 第二章 法國路徑:革命的斷頭台為誰而設?
    • 第一節 法國是怎樣錯過宗教改革的?
    • 第二節 地獄之門就在天堂之路的隔壁
    • 第三節 陽光,還是閃電:法國革命與英美革命之差異
    • 第四節 現代法國何以成為 禍害世界的左派思想之發源地?
  • 第三章 德國路徑:黑森林裡的迷失者
    • 第一節 兩個路德:「上帝的路德」和「德意志的路德」
    • 第二節 「踢正步的歌德」:浪漫主義是極權主義的前戲
    • 第三節 國家近代化了,個人沒有近代化
    • 第四節 納粹德國:如此唯美、如此理直氣壯的邪惡
    • 第五節 「在我的結束時是我的開始」:他們從德語世界流亡美國
  • 第四章 俄羅斯路徑:夢想烏托邦, 跌落古拉格。
    • 第一節 莫斯科是「第三羅馬」嗎?
    • 第二節 雙頭鷹的困惑:向東,還是向西?
    • 第三節 十月革命:馬克思未曾料到的勝利
    • 第四節 蘇聯是「邪惡國家」, 更是未完成的「普世帝國」
    • 第五節 為什麼俄羅斯仍然不是「西方國家」?
  • 第五章 日本路徑:從「脫亞入歐」到 「脫亞入美」
    • 第一節 未完成的明治維新
    • 第二節 「神國」日本的櫻花與菊花
    • 第三節 「大正民主」夭折,「昭和專制」登場
    • 第四節 向敵人鞠躬,向敵人學習
  • 參考書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