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2865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2017年7月1—2日,德国史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法国加香高等师范学校等海内外高校的青年学子参加了论坛。论坛以“历史语境下的德国与欧洲”为论题,力求借鉴吸收历史学、哲学、德语文学、国际关系、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和成果,实现跨学科的积极互动。论坛上发表的三十余篇论文整理集结为本书,展现了对德国与欧洲问题的新探索。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前言
  • 目录
  • 欧洲历史上的德国与法国
    • 海涅“夜思”缘何:简析海涅眼中的德意志与法兰西
    • 《马贩子米歇尔·戈哈斯》中主人公戈哈斯自行审判的合法性问题
    • 封建主义、法律传统、文化民族
    • 论普法战争对法国殖民政策的影响
    • 与敌同眠:论二战后法国在德占领者对德历史仇恨的认知及其演变
  • 思想文化与德意志特殊道路问题
    • 奴役与自由: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与纳粹主义关系辩驳
    •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绝对真理观”
    • 从大陆守成到陆海并重:德国的地缘战略转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韦伯的方法论作品与德国学科争论
    • 布莱希特的寓意剧《图兰朵或洗白者大会》中的历史影射
    • 德国选择党缘何成为“眼中钉”?
  • 第三帝国时期的德国
    • 从猎巫运动到纳粹大屠杀
    • 纳粹时期德国工人的欧洲旅行
    • 纳粹党的意识形态培训与对民众战时生活秩序的操纵(1939—1945)
    • “种族”一词在德国历史叙述中的演进刍议
    • 希特勒政治宣传中的普鲁士
    • 从纳粹军队的欧洲志愿者看二战时期德国和欧洲的文化认同
    • 跨学科视野下的纳粹施害者研究
  • 德国的欧洲还是欧洲的德国
    • 对教派化运动解释力的争论初探
    •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欧洲观”(1946—1966)
    • 二战后德国民族国家认同与欧洲认同的融合及其成因探析
    • 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两个民族理论”的理论探索
    • 德国绿党对北约的批判(1980—2005)
    • 欧盟东扩进程中德国的“波兰代言人”角色解析
    • 浅谈欧洲的“建军大业”
    • 逆全球化视野下德国与欧盟的命运
    • 英国脱欧背景下“德国问题”再思考
  • 当代德国政治、经济与外交
    • 以侨为桥:德国侨务外交模式探析
    • 论重新统一以来德国极右翼势力的发展特点及影响
    • 后危机时代的“德国问题”新探
    • 默克尔政府与记忆文化建构
    • 德国政府对土耳其政策的两难困境
    • 中国公众对于德国的国家印象(2012—2016)
    • 中国媒体中的德国形象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