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考古大現場:是歷史、是科學,還會碰上尋寶盜墓。15個大現場、400張圖片,多少正史認為和傳說以為,因此更正。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32812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戰國不只七雄,被消失的第八雄──中山國,因考古學家挖到千輛車馬坑才發現。
◎草原牧民撿了個大印,一擺20年,直到專家鑑定:印的主人竟是成吉思汗的女兒。
◎距今五千年的紅山文化怎麼被發現?考古學家將56塊陶片黏回……天啊!是人臉!
◎怎麼判斷出土的古人年齡?牙齒是關鍵。但遇上食肉的草原民族就不準確了。

作者黃大路,是中國知名考古學家,
曾參與過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山東前掌大商代遺址、福建南宋官窯……
等重要遺址挖掘工作。

他說考古是件費體力、燒腦力的工作,不是電視電影裡的尋寶,更不是盜墓致富,
在遺址蹲上數月是常有的事,如果挖出大墓陪葬品,瞬間當然驚喜連連,
但之後還得一邊刮地層,一邊琢磨:這到底是誰留下。

而且,挖掘過程不可逆,一旦出現誤差、挖壞了,驚呆你的就不是寶物出土,
而是這文物再也無法挽回、毀了。

本書就是透過15個考古現場故事,
從蒙古帝國的敖倫蘇木城遺址、甑皮岩遺址到紅山文化遺址、雙墩遺址……
詳述考古人員如何將出土文物重新梳理,
判別這是誰的墓、誰的印、誰家的馬與誰家的碗。

這需要豐富的歷史知識、文學底子,聽過許多鄉野傳說,

加上科技學養和設備,方能一點一滴還原古文明的模樣。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遺址,暗藏廢帝真相
中國自古以左為上,左邊的大墓總先被盜墓賊率先開挖,
但西漢第九任皇帝海昏侯劉賀的「豪宅」墓,竟藏的好好的。

原來,漢代竟然以右為上,盜墓賊挖完左邊就回家,
忽略了右邊的墓藏有11個庫房和兩萬多件金光閃閃陪葬品。

傳說海昏侯一生衣食無憂,就是病懨懨,
考古人員卻在他屍骨的食道、胃、肛門都找到香瓜子!
斷氣前還要吃香瓜?研究人員用科學技術DNA化驗找真相。

◎雙墩遺址,在碗底畫畫是對天的崇敬
安徽蚌埠有個雙墩遺址,發現大批被砸碎的陶碗,
碗底刻有一橫一豎,十字狀圖案,有的還畫兩個圓,連同碗底共三圓,
直到考古員將碗一點點拼湊倒扣過來,才發現古人對天文的研究超乎想像。

◎故郡遺址車馬坑,隱藏被遺忘的「戰國第八雄」
韓、趙、齊、魏、楚、燕、秦是我們熟悉的戰國七雄,
直到河北行唐「故郡遺址」開挖出5車16馬,
一個消失的古國──中山國才逐漸清晰。
這個第八雄中山國以千乘的實力,比肩號稱萬乘的戰國七雄,
《史記》卻不提。

考古的驚喜,遠不止寶藏出土;考古的推論,精彩不下於推理破案;
考古的成果,不斷把若干原本正史的認為,和傳說的以為,更正為史實。
  • 推薦序 那些年,他們一起考過的古/黃貞祥
  • 序言 不是尋寶,而是重拾文明的記憶
  • 第一章 敖倫蘇木城遺址 蒙古帝國的後勤補給中心
  • 第二章 甑皮岩遺址 一住就是五千年的家
  • 第三章 興隆窪聚落遺址 穿越時空的中華祖神
  • 第四章 海昏侯國遺址 壯志未酬還是遭人暗算?出土文物暗藏廢帝真相
  • 第五章 紅山文化遺址 命運多舛的國寶——黃玉龍
  • 第六章 重返絲路 探究古絲路之謎
  • 第七章 雙墩遺址 在碗底畫畫是對天的崇敬
  • 第八章 故郡遺址車馬坑 被歷史遺忘的「戰國第八雄」
  • 第九章 木壘古墓群遺址 「7」是萬物主宰的化身
  • 第十章 呼倫貝爾石板墓 嘴叼鎖骨的神祕遺骸
  • 第十一章 浦江戰國船棺 開明王朝的巴蜀「船」奇再現
  • 第十二章 悅龍台漢墓 出土神祕無字印章,墓主仍是謎
  • 第十三章 衢州土墩墓 千里進京挖掘,陪葬品氣派
  • 第十四章 呼圖壁岩畫 多層塗刻下的祕密
  • 第十五章 田螺山遺址 和祖先聊天的好地方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