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21世紀初,在一項宜蘭縣的河川整治工程中發現了淇武蘭遺址,經過後來兩次的專業考古發掘研究,現在已可知道這個遺址就是一千多年前以來噶瑪蘭人的祖先所留下。今日在遺址現場所見大致就僅只是一條河川,很難想像數百年前這裡還是北臺灣最熱鬧的「市鎮」,還好當時生活中的種種都一件件埋入了地下、河中,讓我們還有機會重新認識這段文化歷史。
- 自序
-
壹、淇武蘭遺址的基本資料
-
第一章 淇武蘭遺址的考古工作
-
第二章 淇武蘭遺址的保存與展示
-
-
貳、淇武蘭遺址的學術定位
-
第三章 淇武蘭遺址的歷史圖像
-
第四章 淇武蘭遺址在考古研究上的意義
-
第五章 從淇武蘭與龍門舊社兩遺址看族群互動
-
-
參、淇武蘭遺址的上、下文化層研究
-
第六章 淇武蘭遺址的下文化層
-
第七章 淇武蘭遺址的上文化層──噶瑪蘭早期飲食
-
第八章 淇武蘭遺址的上文化層──傳統陶罐的功能與意義
-
第九章 淇武蘭遺址的上文化層──從裝飾、標記到意義的形成
-
-
肆、社會的變遷與族群
-
第十章 近代貿易的衝擊
-
第十一章 臺灣史前族群的形成
-
- 後記
- 引用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86437/1815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