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改變城市的設計思考

出版日期
2022/09/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43318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聯合推薦

孔憲法(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兼任教授)
這是一本難得的專業書,文字簡明流暢,很適合做為大眾讀物。迥異於既有著作多以歐美觀點為主,本書以華夏文明與歐洲文明為雙主軸,從同時期商周與希臘羅馬文明為原點,探索城市的起源,各時期的主要形塑力量;最終從塑造現代城市的主要參與者,以及現代城市面對的挑戰與資源角度,指引未來可能方向。

王本壯(臺灣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城市的設計就是社區營造的過程,一種以民眾為核心的思維理念。這本書有如城市版的模式語彙,讓關心城市生活文化與規劃設計的我們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李謁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城市是怎麼被設計出來的?作者帶領讀者理解文明中城市建構的角色作用者、權力關係、技術發明、參與倡議行動和人類居住的未來挑戰。這是一本輕鬆又有分量的都市設計好書。

邱英浩(臺北市立大學校長)
如同《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少女用生動、懸疑的故事吸引國王,本書讓人欲罷不能,深深牽引著讀者一頁一頁翻動。沒有艱深的專業術語和用詞,作者旁徵博引,東西交錯,用日常的語言娓娓道出城市的演變與發展。最特別的是,本書結合臺灣城市與建築的故事,吸引每日奔忙的城裡人停下腳步,品讀城市,思索城市未來。

張基義(臺灣設計研究院院長)
未來全球人口中有75%的人會住在城市,城市的連結與競爭會越來越重要,如何透過本身的資源,用設計帶動創新很重要,這本書是回應這些問題的關鍵著作。

曾光宗(臺灣建築學會理事長)
每座悠久歷史的城市都充滿各種有形與無形的構成要素,透過執政者歷次的規劃,或是有機的成長過程,逐漸蛻變為我們目前所身處的巨大城市。這些城市極為複雜且充滿魅力,需要有一種「解密」的程序,引導我們認識城市。這本書提出16個有趣觀點,提供讀者「走讀」熟悉卻不曾發現其奧妙之處的城市。

黃麗玲(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副教授)
這是一本從建築到城市規劃與設計的跨界指南,作者以關注市民主體性的獨特視角,編寫了這本城市講義;從深入淺出的故事,帶領讀者走向城市的饗宴。作者長期在社區營造、民眾參與方法等領域的耕耘,使得本書超越了介紹性的觀點,而更像是有關城市變遷的奧義書。

褚瑞基(銘傳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這本書帶領大家了解什麼是城市:城市的樣態、類型,以及居住在裡面人們的生活及慾望。書中不僅探索城市發展的軌跡,更說出了對於城市未來發展的期待及願景。對於專業者或是一般讀者,這一本書都頗具意義;它提供了深入淺出的基礎城市學問,也給了城市治理者最誠懇的專業意見。

蘇瑛敏(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
都市複雜的面相及議題,透過作者一擊中的獨特觀點剖析,從說文解字開始,依重點標題拆解成簡單易讀的片段,讓人深省又會心一笑。這本書適合初學者了解城市發展史;相關人事物組構成的權益關係;也適合專業者進一步思考改變未來城市發展的挑戰。






一場跨越時間與空間,從上古至現代、橫亙東西方的城市漫遊。

城市的設計,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帶您進入時光隧道,漫遊歷史上著名的「城市」,理解其設計思考與內蘊的價值觀。

城市是個動態的有機體,內部與外部因素,自然與人為因素持續變動中。城市的治理者常常面對新問題的挑戰,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本書關注「設計思考」改變城市的核心課題。從表面來看,城市的型態與空間回應人類文明的各種創造以及解決問題的結果。空間型態是容易觀察的表象,而這些現象卻是諸多因素折衝之下的結果,要推究其原因,需要從其他的脈絡來探討,才能透視深層與內在的邏輯;這些內涵即包含解決問題或追求的價值觀。

本書討論城市文明的範疇以古希臘羅馬與商周文明作為起點,旁及相關時空或相似類型案例;歐亞大陸與地中海沿岸城市為主要脈絡,再以全球各地重要相關案例為輔助。本書城市故事的時間與地理跟臺灣相關時,會將焦點轉移到與臺灣相關的脈絡或案例,這對本地讀者比較有共鳴,也可以就近安排參訪。
  • 前言
  • 第一篇 財主、國王與祭司
    • 01 早期城市與空間
    • 02 城市的權力與空間
    • 03 理想城市的原型
  • 第二篇 戰爭與和平
    • 04 貿易拓展的城市
    • 05 戰爭改變了城市
    • 06 摩登時代的城市
  • 第三篇 勞動者與漫遊者
    • 07 機器改變了城市
    • 08 可以散步的城市
  • 第四篇 汽車與升降梯
    • 09 速度改變了城市
    • 10 汽車亂竄的田園
    • 11 大樓滿滿的天空
  • 第五篇 市民、專家與國家
    • 12 市民改變了城市
    • 13 專家追趕的腳步
  • 第六篇 人、智慧與環境
    • 14 友善與高齡城市
    • 15 健康與安全城市
    • 16 數位與智慧城市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