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近代國家之懲罰與其正當化

出版日期
2022/09/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17803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從國家(State)的觀念考察,起自馬基維利的國家理性,續自布丹的主權,到霍布斯的契約論,創生主權國家的概念,近現代國家的理據即為──秩序。盧梭提出的社會契約論則是主權者位格自君主到人民的轉移,社會契約論中以「同意」作為要素,使得道德義務(誠信)自此轉化成為政治義務(服從),此亦為正當性的來源。再至施密特對政治概念與主權者的定性,劃分出政治作為獨立於其他範疇的獨立場域,亦即友敵,也據此描繪出民族國家(nation)的型態。
本書依次探討主權的權力本質、懲罰理論,進而歸納整理出本書欲回答的三點問題:近代國家的刑罰權是什麼?權力的型態又是什麼?懲罰又是如何被正當化?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近代國家之概念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近現代政治思想概述
    • 第三節 主權:霍布斯與利維坦
    • 第四節 主權者更易:盧梭的社會契約論
    • 第五節 例外狀態:施密特的決斷論
    • 第六節 結語
  • 第三章 權力、自由、規訓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權力
    • 第三節 自由
    • 第四節 規訓與懲罰
    • 第五節 結語
  • 第四章 懲罰的意義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關於懲罰的一些觀念
    • 第三節 應報理論
    • 第四節 威嚇理論
    • 第五節 復歸理論
    • 第六節 表達、溝通理論
    • 第七節 結語
  • 第五章 結論
  • 附錄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