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秀色可餐?:所謂的新鮮和健康,都是一場精心設計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26621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榮獲美國商業史學會頒發的2020年「哈格利最佳商業史書籍獎」★

超市裡鮮紅欲滴的草莓、連鎖迴轉壽司店裡的鮭魚……
隨著文明進步,消費者開始傾向「用看的」,評斷食物的品質與美味程度。

日本東京大學商業史學家為你揭示,
食品工業、雜貨店、家電公司及化學公司,如何聯手形塑當代飲食文化。

面對感官世界的「理所當然」
「秀色」是否真的「可餐」?

日本文豪夏目漱石,曾在《草枕》裡這樣形容羊羹:

「我在所有點心裡最愛吃的就是羊羹,其質地光滑細膩,在陽光照射下,顯出半透明的光澤,怎麼看都是件玲瓏可愛的藝術品。」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發現:我們對於美食的判準早已不再取決於味道,而是「看起來」好不好吃。不妨問自己,每次聚餐食物上桌時,會不會有這樣的習慣,總是讓「手機先吃」?

食品的「製造」「行銷」「消費」形態轉變,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為了讓消費者將食物送入口中,
企業與生產者們重新定義了「天然」「健康」「新鮮」的標準。
食物的色彩與長相,漸漸成了決定人們「口味」的關鍵。

身為消費者,你有權利,也有義務,對桌前的食物有多一些認識,
看看食物「從何而來」,想想購物時我們又該「往哪裡去」
  • 各界推薦
  • 推薦序 天然食品可能只是視覺上的天然?/文長安
  • 推薦序 耐人尋味的飲食色相/黃禎祥
  • 第一章 將感官體驗「商品化」
    • 由商業形塑的感官體驗
    • 城市中的「園藝」
    • 嶄新的視覺機制
    • 視覺化的味覺
    • 再現過去消費的感官體驗
  • 第二章 食物與現代視覺文化
    • 感官資本主義的色彩革命
    • 顏色的科學與商業化
    • 用顏色銷售產品
    • 技術的革新,重新定調食物的視覺性
  • 第三章 讓食物變好賣的食用色素
    • 食用色素產業的興起
    • 食用色素法規
    • 創造出「安全」顏色
    • 食用色素與食物的商品化
  • 第四章 從天然色素到蛋糕預拌粉
    • 人工技術的奢華
    • 人工原料的增加
    • 精美、人工製造和安全
    • 戰後美國,從勞動力到創造力
    • 家庭烹飪與飲食感官體驗的改變
  • 第五章 把綠柳橙變成橙色
    • 創造消費者對顏色的期待
    • 適應社會大眾對顏色的期待
    • 創造出「天然」顏色
    • 推動「天然」
    • 「天然」與「人工」的界定
  • 第六章 天然,新鮮,假食物
    • 定義天然的黃色
    • 讓自然變「天然」
    • 創造出完美的天然食物
    • 重塑消費者心中的天然與新鮮
  • 第七章 展示、包裝新鮮
    • 在雜貨店打造「展示櫃」
    • 眼睛決定要買單
    • 提升新鮮度
    • 把新鮮包裝起來
    • 視覺環境對於消費者的影響
  • 第八章 對天然的重新想像
    • 顏色的戰爭
    • 新的食品調色制度
    • 紅色恐慌
    • 想像「天然」
    • 尋找「天然」的替代方案
  • 第九章 吸睛,就是吸客
    • 超越雙眼
    • 商業與感知
  • 致謝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