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巴蜀佛教雕刻艺术史(中)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53104577_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第二卷 广元石窟艺术——融合异域成熟风格的民族化佛像艺术
    • 图版目录
    • 插图目录
    • 卷首语
      • 一、广元建置历史沿革与石窟遗址分布概况
      • 二、广元石窟造像风格艺术特征
    • Preface
    • 第一章 广元石窟的历史与现状
      • 一、千佛崖
      • 二、皇泽寺
      • 三、观音崖
      • 四、石柜阁
    • 第二章 海内外对广元千佛崖的研究述议
    • 第三章 千佛崖各时代龛窟造像
      • 第壹节 北朝造像
      • 第贰节 唐代造像
    • 第四章 千佛崖龛窟造像的分期
      • 第壹节 北朝时代
      • 第贰节 唐时代
    • 第五章 皇泽寺各时代造像龛窟
      • 第壹节 北朝造像
      • 第贰节 唐代造像
    • 第六章 观音崖造像龛窟
      • 第壹节 观音崖造像龛窟
      • 第贰节 旺苍县佛子造像龛窟
    • 第七章 广元石窟造像题材内容辨析
      • 第壹节 千佛崖第366、535号,第251号题材内容源流
      • 第贰节 广元石窟中的密教造像和性质
      • 第叁节 广元石窟中的沙门形地藏造像宗教属性
    • 第八章 广元千佛崖造像的艺术价值
      • 第壹节 独具创意镂空中心柱的洞窟形制
      • 第贰节 “广元模式”的造型艺术
    • 第九章 广元石窟造像和修妆碑刻题记
      • 第壹节 千佛崖造像龛窟铭文录
      • 第贰节 皇泽寺造像龛窟的题刻
      • 第叁节 观音崖造像龛窟题刻
    • 第十章 绵阳地区造像龛窟
      • 第壹节 绵阳市造像龛窟
      • 第贰节 三台县造像龛窟
      • 第叁节 梓潼县造像龛窟
    • 参考文献
  • 第三卷 巴中石窟艺术——中国石窟艺术成熟期的转型体
    • 图版目录
    • 插图目录
    • 卷首语
      • 一、巴中的历史建置沿革与石窟遗址分布概况
      • 二、关于巴中石窟的凿造年代
      • 三、巴中石窟造像艺术风格特征
    • Preface
    • 第一章 南龛石窟
      • 第壹节 南龛造像年代研究
      • 第贰节 南龛石窟的题材内容和代表作品
    • 第二章 西龛石窟
      • 第壹节 造像题刻碑记
      • 第贰节 造像题材内容
    • 第三章 北龛石窟
      • 第壹节 北龛石窟的造像年代
      • 第贰节 造像题材内容
    • 第四章 始宁寺石窟
      • ―、第1号龛
      • 二、第2号窟
      • 三、第3号窟
      • 四、第4号龛
      • 五、第5号龛
      • 六、第6号龛
      • 七、第8号窟
      • 八、第9号窟
    • 第五章 巴中石窟造像的分期
      • 第壹节 初唐时期
      • 第贰节 盛、中唐时期(712-820)
      • 第叁节 晚唐时期(820-907)
    • 第六章 巴中石窟造像艺术风格分析
      • 第壹节 造像的“写实性”各具功利目的
      • 第贰节 形象造型的世俗化
      • 第叁节 形象的线条感
    • 第七章 巴中石窟唐代佛教造像艺术源流的讨论
      • 第壹节 巴中石窟艺术传入路线不同观点的述议
      • 第贰节 唐代剑南北部与长安交通路线探讨
    • 第八章 巴中唐代龛窟门额(楣)结构与云冈、龙门的比较研究
      • 一、盝顶形(楣拱)龛
      • 二、尖拱龛——云冈、龙门石窟中早期龛楣装饰
      • 三、尖拱盝顶形(复式)龛
      • 四、屋形龛——云冈石窟第二期工程出现的龛形及衍变
      • 五、小结
    • 第九章 巴中石窟造像在中国石窟寺分期中的地位
    • 附录
      • 壹:巴中南龛造像和修妆碑刻题记
      • 贰:通江县造像龛窟
    • 卷末语
    • 参考文献
  • 第四卷 西蜀石窟艺术——中国石窟艺术的南方模式
    • 图版目录
    • 插图目录
    • 卷首语
    • Preface
    • 第一章 西蜀唐代石窟遗址暨龛窟内容
      • 第壹节 茂县点将台造像龛窟
      • 第贰节 灌县(今都江堰市)灵岩山唐代佛教石刻经板
      • 第叁节 蒲江县造像龛窟
      • 第肆节 邛崃县造像龛窟
      • 第伍节 丹棱县造像龛窟
      • 第陆节 夾江县造像龛窟
      • 第柒节 乐山造像龛窟
      • 第捌节 仁寿县造像龛窟
    • 第二章 石窟中某些题材源流考释
      • 第壹节 巴蜀石窟中的“阿弥陀三尊五十苦萨图”
      • 第贰节 巴蜀和敦煌石窟中“西方净土变”的比较研究
      • 第叁节 巴蜀与教煌石窟中的“千手千眼大悲变相”的比较研究
    • 第三章 西蜀石窟造型艺术特征
      • 一、题材内容
      • 二、龛窟形制
      • 三、形象造型暨服饰特征
      • 四、小结
    • 第四章 西蜀石窟中的道教形象造型和服饰特征
      • 一、天尊、真人的形象造型和服饰特征
      • 二、供养人的形象造型和服饰特征
      • 三、西蜀唐代道像形象造型和服饰源流
    • 附录
      • 壹:成都龙泉驿区山泉乡石佛寺石刻考察报告
      • 贰:仁寿县坛神岩第53号“三宝”窟右壁“南竺观记”中道藏经目研究
      • 叁:三台县东山“观音禅院”唐代大佛像
      • 肆:阆中市大像山唐代弥勒佛
      • 伍:南部县禹迹山宋代“拈花微笑”大佛
    • 参考文献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