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哲學史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47460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運用西洋哲學視角.卸下傳統學術包袱
|跟隨本書,重新梳理中國哲學兩千年|


市面上以中國哲學思想為題材的著作汗牛充棟,雖然編寫方式不一,但大多數都是採用編思想史或學術史的方式,採用編哲學史之方式的著作則相對很少。
本書採用西洋哲學理論中的「多分法」,將各哲學家思想統一分項(如人生觀、道德觀、宇宙論等),並擇要附錄於緒論之後,力求深入淺出,讓即使非文學院出身的讀者,也能輕鬆掌握中國哲學兩千年。

|本書與一般的中國思想史著作有何不同?|
► 他書講孔門哲學,多就孔門弟子而言;本書乃就孔子師生而言。
► 他書講佛學,多從佛教傳入東土開始說起;本書上起佛在印度初轉法輪,下論中國十大佛學宗派,完整闡述佛教在中國開枝散葉的過程。
► 他書講宋朝學術,多談朱熹、二程等理學大家;本書認為東坡、安石的人生哲學亦有可取之處。
► 他書講近代哲學,多提康、梁等學術菁英;本書則特別囊括了孫文的三民主義思想。


[本書特色]
.本書與西洋哲學對照比較,探究中國哲學的起源與演進。
.分論中國古代、中古、近代、現代的哲學思想,立論公允,皆本原典。
.另有緒論及總結論,綱舉目張,言必有據。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本書出版後,風行海內外。今全面修訂,推出新版,盼有助於大學的教學,亦有利於讀者的自修。
  • 自 序
  • 緒 論
  • 第一章 古代哲學思想
    • 前 言
    • 第一節 孔門的哲學思想
    • 第二節 孟子的哲學思想
    • 第三節 荀子的哲學思想
    • 第四節 墨子的哲學思想
    • 第五節 老子的哲學思想
    • 第六節 莊子的哲學思想
    • 第七節 列子的哲學思想
    • 第八節 管子的哲學思想
    • 第九節 韓非的哲學思想
    • 第十節 名家的哲學思想
  • 第二章 中古哲學思想
    • 前 言
    • 第一節 淮南子的哲學思想
    • 第二節 董仲舒的哲學思想
    • 第三節 揚雄的哲學思想
    • 第四節 王充的哲學思想
    • 第五節 何晏、王弼、葛洪的哲學思想
    • 第六節 竹林派的哲學思想
    • 第七節 佛教的興起與演變
    • 第八節 佛教的東來與發展
    • 第九節 佛教的十大宗派
    • 第十節 佛教(大乘教)的哲學思想
    • 第十一節 范縝、王通、韓愈、李翱的哲學思想
  • 第三章 近代哲學思想
    • 前 言
    • 第一節 周濂溪的哲學思想
    • 第二節 邵康節的哲學思想
    • 第三節 張載的哲學思想
    • 第四節 程明道的哲學思想
    • 第五節 程伊川的哲學思想
    • 第六節 王安石的哲學思想
    • 第七節 司馬光、蘇東坡的哲學思想
    • 第八節 朱熹的哲學思想
    • 第九節 陸象山的哲學思想
    • 第十節 呂祖謙、葉水心的哲學思想
    • 第十一節 元代的哲學思想
    • 第十二節 薛敬軒及吳康齋師生的哲學思想
    • 第十三節 王陽明的哲學思想
  • 第四章 現代哲學思想
    • 前 言
    • 第一節 黃梨洲、顧亭林、王船山的哲學思想
    • 第二節 顏元、李塨的哲學思想
    • 第三節 戴東原的哲學思想
    • 第四節 曾國藩的哲學思想
    • 第五節 康有為、譚嗣同、梁啟超的哲學思想
    • 第六節 孫中山先生的哲學思想
  • 總結論
  • 參考書目
  • 修訂二版後記
  • 修訂三版後記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