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國美術五千年:橫跨24朝、300件鉅作,青銅器、畫像石,人物、山水、花鳥畫完整解析,史上最強中國藝術史讀本。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18217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誰說雕塑沒有寫實能力?秦始皇的兵馬俑不僅形似,而且傳神。
◎法國羅浮宮有聞名全球象徵愛與美的維納斯,東方也有,就在敦煌石窟45窟!
◎中國十大名畫〈韓熙載夜宴圖〉其實是幅間諜畫!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乾隆皇帝最愛在名畫上題詩蓋章,但故宮收藏的〈富春山居圖〉卻沒有章,為什麼?

作者楊琪為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教授,
他以朝代為經,藝術形式為緯,輔以名家名作及野聞趣史分享,
完整介紹中國美術史全貌。

從史前藝術、夏商周青銅器、漢代畫像石,而後魏晉南北朝山水畫初創,
歷經唐宋繁榮發展,直到明清、近代傳統繪畫演變……
引用了24個朝代、50位大師、300幅經典名作。

本書不是充滿年代背景的枯燥美術史,
而是有系統的梳理了不同階段美術風格演變、技法沿革、題材變遷。
帶領你走一趟中國美術由傳統邁向現代的發展脈絡,看見三大類別:
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的風貌變遷歷程,史上最強中國美術史通識讀本,
名作為什麼經典?這一本書帶你讀懂它們何以不朽。

◎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的人物畫
‧中國古代繪畫強調「勸善戒惡」的道德教育功能,所以要畫個好人,讓人做榜樣。
顧愷之所畫的〈女史箴圖〉,便是典型具有訓誡功能的後宮模範女子圖鑑。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北宋時代百科全書,宋朝街道有什麼店、
人們吃什麼、住什麼房子……都如實呈現,是風俗人物畫發展的巔峰之作。

◎以畫載道,天人合一的山水畫
‧山水畫從哪來?是從人物畫中幻化出來的,
隋代展子虔畫的〈遊春圖〉是迄今存世最古老畫卷,少了它,歷史便少了一個環節。

‧北宋范寬〈谿山行旅圖〉中的山,被譽為中國山水畫最雄偉的一座山,
不但是故宮鎮館之寶,畫中還暗藏密碼。

‧欣賞元朝的〈富春山居圖〉要先看跋尾,因為那是創作者黃公望作畫的時間與心情。
乾隆皇帝也曾收藏,還題跋54次,但目前故宮收藏的〈無用師卷〉上為何沒看到?

◎不只畫花鳥,還與道德有關
‧宋徽宗除了當皇帝不太行外,書法、燒瓷、繪畫都精通,還發明「瘦金體」。
〈芙蓉錦雞圖〉不但生動描繪了錦雞的動態,還藏有「五德」的寓意。

‧八大山人是自元末明初的倪瓚以來,最偉大的藝術家,
但所畫的魚蟲鳥獸,總是翻白眼,他到底想表達什麼?

橫跨24朝、300幅作品,
青銅器、畫像石、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全解析,
中國美術五千年,史上最完整的中國藝術通識讀本。
  • 推薦序 適時回望,以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張禮豪
  • 前言 寫給大眾的中國藝術通識讀本
  • 發端 從史前藝術說起
    • 準藝術從何而來?
    • 以器為用,不是真正的藝術
    • 有寫實也有抽象,與現代藝術相似
  • 第一篇 夏商周——威嚴、猙獰、恐怖的青銅時代
    • 青銅器的禮制思想
    • 透視古人豁達生死觀的帛畫
  • 第二篇 秦——大、多、精、美的建築和雕塑藝術
    • 秦最偉大工程——阿房宮
    • 秦始皇的永恆軍團——兵馬俑
  • 第三篇 漢——畫像磚(石)上的孝道
    • 墓葬中的藝術——畫像石、畫像磚
    • 辛追墓 T 形帛畫的生死世界
  • 第四篇 魏晉南北朝——從不自覺到自覺的藝術
    • 形神兼備的三絕宮廷畫家——顧愷之
    • 敦煌佛教故事壁畫
    • 山水畫的初創
  • 第五篇 隋唐——輝煌而多元的藝術
    • 道釋人物畫的高峰
    • 輝煌的敦煌人物畫
    • 宮廷人物畫的初創和發展
    • 青綠山水畫的發展
    • 水墨山水畫和文人畫的初創
  • 第六篇 五代十國——雖短,但在畫史上不可小覷
    • 宮廷人物畫的高峰
    • 工筆花鳥畫的發展
    • 文人水墨山水畫的多樣化
  • 第七篇 宋——中國美術發展的重要轉捩點
    • 北宋工筆花鳥畫繁榮
    • 南宋轉向寫意花鳥畫
    • 風俗人物畫巔峰——〈清明上河圖〉
    • 規諫人物畫的盛行
    • 寫意人物畫始祖——梁楷
    • 青綠山水畫的頂峰——王希孟
    • 水墨山水畫的繼承
  • 第八篇 元——美術由教化轉變成自娛
    • 趙孟頫與元初的畫風革命
    • 文人山水畫的里程碑——黃公望
    • 水墨山水畫的頂峰——倪瓚
    • 寫意花鳥畫的發展
  • 第九篇 明——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
    • 唐伯虎沒秋香,但把美術世俗化
    • 詩情畫意,以典入畫的徐渭
    • 水墨山水畫的總結——董其昌
  • 第十篇 清——正統與創新的較量
    • 摹古與創新的對立
    • 反傳統的「揚州八怪」之鄭板橋
    • 「中西合璧」藝術風格的初創——郎世寧
  • 第十一篇 近代以來——傳統繪畫藝術的新生
    • 「中西合璧」的成功——徐悲鴻
    • 中國傳統繪畫的新生——齊白石
  • 後記 中國美術的來處和歸路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