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臺灣美術史

出版日期
2022/04/1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17736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臺灣美術史的書寫,雖與近代臺灣史論述緊緊相扣。然而,它卻不只是歷史中的一個樣貌,更應視其為在不同時空中,藝術家探尋美術主體性的流變軌跡。

本書以「游動之間的主體性」來思考臺灣美術史發展,一方面對於以往從「邊緣與中央」、「殖民與帝國」、「自我與他者」等論述的反省;另一方面也是對現今所處世界的回應。因為,今天已是「平行」交流、可以自由在「真實」與「虛構」間移動的世界。科技的體驗,也使人類輕易披覆他人的文化生活。因此,如何在時間、空間與文化間的「游動」中,呈現出對於自我主體的思索,實為今日美術史研究的重要課題。

本書共十二章,包括「美術」概念的變遷、史前的藝術(人的裝飾)、史前考古與原始美術、十七世紀往來於臺灣的物質文化、圖文之間(十八世紀的番社采風圖)、清季以來的書畫趣味、日治時期(1895至1945)的美術(跨界的藝術‧複調的啟蒙)、冷戰時期(19520至1970)的畫壇(政治視野的轉換與文化正統的確立)、從「正統」到「多元」(1950年代以後的發展)、「美術」的普及與商業化、現實與虛擬之間(1980年代以後的發展)。從臺灣藝術的起源、歷史;多元族群藝術展現、各殖民時期下的藝術品,以及藝術普及、商業化,詳盡描寫。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