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走出閨閣:再探陳進之藝術實踐

出版日期
2025/02/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43025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日治時期成就最高、現今討論最多的女性前輩藝術家
電視劇《茶金》仕女服裝、生活場景美術靈感來源
\臺灣藝壇傳奇──陳進/

◆ 首位赴日習畫臺灣女留學生
◆ 20歲入選「臺展」獲「臺展三少年」美稱,連續3年任臺展審查委員
◆ 臺灣東洋畫家入選「帝展」第一人

陳進身為新竹名門閨秀,超越當時的性別束縛,踏上留學、追求理想之路,以30歲不到的年紀便在臺灣畫壇佔有一席之地、揚名海外,更被日本人譽為「天才畫家」。

+++++

「既然去了就不能輸人,要很堅強,不能輸。美術史、日本語都要熟記,認真讀,成績好,別人就不會看輕你。」──陳進
在強大壓力中成就自我,創作背後歷經旁人無法知曉的內在拉扯與挑戰

置身於當時社會、文化與繪畫技術的脈絡中,陳進不斷精進自己、努力創作,以突破外在環境對來自殖民地女性的箝制,立足於專業領域,背後曾面臨許多挑戰與艱辛。

+++++
陳進細膩典雅的作品在畫壇中獨樹一格,其藝術實踐之過程亦可窺見國家統治暴力、父權體制、殖民歷史現實、多重權力支配框架等課題。

過往對陳進藝術的研究不在少數,大多從閨秀畫家角度切入,建築與文化研究學者殷寶寧回到陳進所處歷史時空,以多元權力支配架構的論域為其藝術實踐建構不同的觀看與詮釋視角。

全書以6個篇章探究畫家陳進生命經驗,觀察其創作歷程的軌跡變遷,試著解析其不同階段作品再現的價值與意涵,包含戰前陳進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藝術創作、統治結束時期,再到戰後正統國畫之爭對藝術家創作心靈的衝擊,以及步入家庭後生命的變化。書中亦聚焦博物館、美術館的女性主義藝術行動策展,探討以機構展覽重新詮釋藝術家與作品,進而促成社會變革、成就公共價值。
  • 序言
    • 歷史圖像與論述中的陳進:本書的起心動念
    • 走出閨閣,何以可能:女性生命史視角的挖掘與考察
  • Chapter 1 女性主義藝術史與後殖民論述批判
    • 現代性與藝術生產
    • 走出現代主義的性別迷霧?
    • 現代性與陰柔氣質的空間與藝術實踐
    • 國族主義與殖民體制的雙重壓迫:從父權體制到殖民統治
    • 女性主義的父權體制批判:女性生命史視角的挖掘與考察
  • Chapter 2 博物館與策展中的文化與性別政治
    • 藝術行動芭比的實踐意涵與戰略部署
    • 游擊女孩的行動策略分析:對藝術生態系之批判
    • 在博物館與展示中反思性別議題
  • Chapter 3 殖民現代性與藝術實踐
    • 成為文化詮釋的主體:以教育歷程建構現代性主體專業想像
    • 殖民狀態下的藝術實踐
    • 陳進畫作中的殖民現代與摩登:陰柔空間論述?
    • 女性再現與雙重殖民:陳進畫作中的他者?
  • Chapter 4 藝術實踐與文化公共領域
    • 多元的藝術實踐及社群參與
    • 從美術展會到大眾媒體的文化公共領域特徵
    • 戰後女性人物畫風格轉變?
  • Chapter 5 走自己的繪畫路:多樣主題與風格展現
    • 戰後的新傳統建構?正統國畫之爭
    • 1950 年代後的創作轉折:走向城市空間與實驗性水墨畫
    • 從原住民到臺灣文化地景主題浮現與轉化
    • 女性性別角色、生命經驗與藝術實踐拓展
    • 重返畫壇專業實踐與生命再次轉折
  • Chapter 6 走出閨閣、迎向公共的新美術時代價值
    • 重建臺灣美術史以走出殖民傷痛記憶
    • 殖民、殖民現代性到後殖民批判:主體的能動性
    • 從美術展覽會到博物館的展示與策展
    • 介入即實踐:迎向公共的新美術時代價值
  • 致謝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