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林語堂中英對照:孔子的智慧(上)

出版日期
2009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91826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是林語堂於1938年應全球最大的圖書出版商藍燈書屋(Random House)邀約而寫,列入現代叢書(Mondern Library),在美國出版史上曾歷經數十年仍銷售不衰,是第一本系統性以英文向西方讀者介紹儒家學說的書籍,作者林語堂自司馬遷的《孔子世家》、《禮記》、《孟子》、《論語》、《中庸》和《大學》古籍中進行編選翻譯,架構全書系統,在翻譯原典時,作者不加任何評論,而將原文分段並加段目,只在必須解釋觀念的發展或名詞的含義時加以注釋,使讀者更明白文章的紋理,或更能了解持論的經緯。本書於出版後廣受美國讀者的歡迎,一直以來皆為西方讀者瞭解孔子及其學說的入門之作。
  • 新版推薦序 學貫中西,百年一人 張曉風
  • 新版推薦序 古知孔子,現代則知林語堂 馬健君
  • 新版導讀 具普世化絢麗色彩、選材精緻妥當,讀來有幸福感的《孔子的智慧》傅佩榮
  • 目錄(上冊)
  • Contents(Volume one)
  • 初版編校序
  • 第一章 緒論(節譯)Chapter I INTRODUCTION(Excerpt)
    • 一、政治與道德合一
    • 二、禮或合乎情理的社會秩序
    • 三、人本主義
    • 四、個人修養是世界秩序的基礎
    • 五、知識份子上層階級
  • 第二章 孔子生平—《史記‧孔子世家第十七》Chapter II The Life Of Confucius (K’ungtse Shihchia–Shiki, Book XVII)
    • 引言(節譯)
    • 第一節 家世、幼年和青年時期(公元前551—523年)
    • I. ANCESTRY, CHILDHOOD AND YOUTH(551—523 B.C.)
    • 第二節 三十歲至五十歲時期(公元前522—503年)
    • II. BETWEEN THIRTY AND FIFTY(522—503 B.C.)
    • 第三節 擁有大權的時期(公元前502—496年)
    • III. THE PERIOD OF GREAT POWER(502—496 B.C.)
    • 第四節 五年的飄泊(公元前496—492年)
    • IV. FIVE YEARS OF WANDERINGS(496—492 B.C.)
    • 第五節 困於陳蔡(公元前491—489年)
    • V. IN EXTREMITIES CH’ EN AND TS’ AI(491—489 B.C.)
    • 第六節 又再漂泊的歲月(公元前488—484年)
    • VI. FURTHER YEARS OF WANDERINGS(488—484 B.C.)
    • 第七節 孔子的學術工作和個人習慣(公元前484—481年)
    • VII. SCHOLARLY LABORS AND PERSONAL HABITS OF CONFUCIUS(484—481 B.C.)
    • 第八節 孔子逝世(公元前479年)及其後裔
    • VIII. HIS DEATH(479 B.C.)AND POSTERITY
  • 第三章 中庸—《禮記‧中庸第三十一》Chapter III CENTRAL HARMONY(Chungyung: originally Liki, Ch. XXXI)
    • 引言(節譯)
    • 第一節 中和
    • I. THE CENTRAL HARMONY
    • 第二節 中庸
    • II. THE GOLDEN MEAN
    • 第三節 君子之道費
    • III. MORAL LAW EVERYWHERE
    • 第四節 人性的標準
    • IV. THE HUMANISTIC STANDARD
    • 第五節 幾位典範
    • V. CERTAIN MODELS
    • 第六節 道德和政治
    • VI. ETHICS AND POLITICS
    • 第七節 誠
    • VII. BEING ONE’ S TRUE SELF
    • 第八節 天下至誠
    • VIII. THOSE WHO ARE ABSOLUTE TRUE SELVES
    • 第九節 頌揚孔子
    • IX. EULOGY ON CONFUCIUS
    • 第十節 結語
    • X. EPILOGUE
  • 第四章 倫理與政治—《禮記‧大學第四十二》Chapter IV ETHICS AND POLITICS(Tahsueh, Liki,Chapter XLII)
    • 引言(節譯)
    • 第一節 本章大要
    • I. GENERAL IDEA OF THIS ESSAY
    • 第二節 〈大學〉若干辭句的意義
    • II. ON THE MEANING OF CERTAIN EXPERSSIONS UAED IN THE ABOVE SECTION
    • 第三節 論「知之至」
    • III. ON ACHIEVING TRUE KNOWLEDGE
    • 第四節 論「誠其意」
    • IV. ON MAKING THE WILL SINCERE
    • 第五節 論正心與修身
    • V. ON SETTING THE HEART RIGHT AND PERSONAL CULTIVATION
    • 第六節 論個人和家庭生活的關係
    • VI.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AND FAMILY LIFE
    • 第七節 論家庭和國家生活的關係
    • VII.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NATINAL LIFE
    • 第八節 論國家生活和世界和平的關係
    • VIII. ON THE RELA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LIFE AND WORLD PEACE
  • 第五章 孔子的格言(一)—《論語》Chapter V APHORISMS OF CONFUCIUS(Part 1)(The Analects)
    • 引言(節譯)
    • 第一節 孔子自己和他人所描述的孔子
    • I. DESCRIPTION OF CONFUCIUS BY HIMSELF AND OTHERS
    • 第二節 孔子的感情和藝術生活
    • II. THE EMOTIONAL AND ARTISTIC LIFE OF CONFUCIUS
    • 第三節 親切的對話
    • III. THE CONVERSATIONAL STYLE
  • 新版附錄 孔子的智慧(上)白話文語譯 梁芳蘭
    • 第二章 孔子生平—《史記‧孔子世家第十七》
      • 第一節 家世、幼年和青年時期
      • 第二節 三十歲至五十歲時期
      • 第三節 擁有大權的時期
      • 第四節 五年的飄泊
      • 第五節 困於陳蔡
      • 第六節 又再漂泊的歲月
      • 第七節 孔子的學術工作和個人習慣
      • 第八節 孔子逝世及其後裔
    • 第三章 中庸—《禮記‧中庸第三十一》
      • 第一節 中和
      • 第二節 中庸
      • 第三節 君子之道費
      • 第四節 人性的標準
      • 第五節 幾位典範
      • 第六節 道德和政治
      • 第七節 誠
      • 第八節 天下至誠
      • 第九節 頌揚孔子
      • 第十節 結語
    • 第四章 倫理與政治—《禮記‧大學第四十二》
      • 第一節 本章大要
      • 第二節 〈大學〉若干辭句的意義
      • 第三節 論「知之至」
      • 第四節 論「誠其意」
      • 第五節 論正心與修身
      • 第六節 論個人和家庭生活的關係
      • 第七節 論家庭和國家生活的關係
      • 第八節 論國家生活和世界和平的關係
    • 第五章 孔子的格言(一)—《論語》
      • 第一節 孔子自己和他人所描述的孔子
      • 第二節 孔子的感情和藝術生活
      • 第三節 親切的對話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