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主要論述儒、墨兩家法政思想,並附錄現代刑法對比佛教戒律論文一篇。寫作特色要分為二:一、在研究方法上,採取比較法學研究進路,檢視傳統思想與現代價值體系銜轉共構之可能。是故文章論述重心不在闡述儒、墨內聖道德工夫論面向,而更側重其與現代法理念及現行法制度之對比分析。二、在論述內容方面,傳統研究主要通過價值系統內,即肯定傳統文化之專業研究者立場出發,彰顯中國哲學時代合理性。唯此種作法至多僅能獲得價值系統外,即對傳統文化價值不肯定、無認識或不在意者的同情,終究無法引起世人普遍認同,而成個體生命乃至整體思潮發展動能。本書有鑑於此,是故透過作者所受中國哲學與現代法學雙重訓練,由現代法治社會所生問題意識與價值關懷出發,漸次闡明儒、墨思想蘊藏之現代性意涵。冀此研究方式,能為中國哲學描繪另一種可能的詮解圖像。
- 導論
- 1 儒家倫理與現代法治社會銜轉的可能性探析:「直躬案例」與「桃應難題」為主要考察對象
- 2 從禮、法內涵共通性論孔子法思想及其現代性意義
- 3 價值與秩序的抉擇:荀子「禮」論於其法體系之功能與限制論析
- 4 從現代法的觀點論儒家「規範優位」思維:以孔、孟、荀三子為主要考察對象
- 5 效益作為行動之準據:關於墨家功利思想的重釋
- 6 類推適用或禁止:《墨子》「罪不在禁,惟害無罪,殆姑」新詮
- 7 「對世」與「閉鎖」的錯置:墨子十論內涵及其論述困境探析
- 8 《四分律》知而妄語戒內涵及其法理分析:現代法律體系參照下的對比研究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