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活出自己的價值:以孔子為師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49158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至聖先師」孔子是什麼樣的人?當代的守城者評論他「知其不可而為之」,隱者說「他知道渡口在哪裡」,大宰納悶「他是聖人嗎?」,有人問他「何不去從政?」,荷蕢者勸他「不被人了解,就放棄吧!」,弟子顏回說「老師的學問不被採用,是當權者的恥辱」……。這樣一個人,是怎麼活出他的一生?孔子擁有三千弟子,他到底有什麼教學魅力與技巧?面對資質差異、個性不同、勤奮與愚懶有別的學生們,他如何能做到因材施教?「想要達到良好的學習,應掌握哪些關鍵?」「如何分辨真君子、真小人?」「怎麼做才算孝順?」「當父母有錯時怎麼辦?」「當父母有暴力傾向時怎麼辦?」「不按規定守孝有何不可?」「如何看待人生的遺憾?」「遭遇不幸,能不怨嗎?」「如何辨明值得交的朋友?」「與朋友說話要有分際嗎?」「大家都說好,就是好嗎?」「志向不高,可以嗎?」「以德報怨,不對嗎?」「逢廟必拜,不好嗎?」「怎麼看改朝換代呢?」……當年這些學生提出的問題,也是我們現今時常困惑的問題。人生路上,有太多的課題要面對,有太多的疑問要找到答案。如果能追隨一位卓越的人物為導師,讓我們在做人處世有所依循,在人生路上活得穩健而踏實,該有多好?華人世界最知名的哲學巨擘傅佩榮教授,帶領我們用全新的角度看孔子,見識一位身處亂世,在種種困厄的環境與打擊中,活出自己生命價值與意義的表率。他以一枝生花妙筆,將國學典籍中艱深的文言文編寫成輕鬆的小故事,讓我們深入領略孔子富含哲思的話語,從而培養哲學思辨的能力,建立自我定位與人生價值觀,積極面對與處理生活與生命中的各種挑戰,並建構屬於自己的人生態度與高度。何必到處尋找偶像呢?翻開這本書,讓這位流芳萬世的孔子,成為自己終身追隨的偶像吧!本書特色◎從孔子的一生行誼,體悟生活的智慧與生命的意義。◎深入淺出的小故事,輕鬆學習《論語》、《史記》、《左傳》等古文精華。◎傅佩榮教授為青少年編寫,學習生命教育、品格教育、價值思辨的最佳選擇!◎「原文+注釋+譯文+故事」的編排形式,難的字詞和典故加上注音、注釋,幫助理解原文,增加閱讀的趣味性。
  • 【自序】 人人心中有孔子
  • 第一部 偉大,來自於平凡
    • 1 他們眼中,孔子的形象
      • 他的風采—自信、從容而謙遜
      • 他的為人—感情豐富、表達自然
      • 他的行止—動靜合乎時機
      • 他的作風—光明磊落不隱瞞
      • 孔子自評—忘食、忘憂、忘老
      • 顏回說: 老師的學問不被採用,是當權者的恥辱
      • 大宰問:他是聖人嗎?
      • 隱者說:他知道渡口在哪裡
      • 有人問:您為何不從政呢?
      • 五穀不分,不如隱居鄉野?
      • 子貢問:願找個識貨的商人嗎?
      • 孔子說:沒有人了解我啊!
      • 荷蕢者說:沒人了解,就放棄吧!
      • 死亡威脅時,交付上天決定
      • 守城者評:知其不可而為之
      • 封疆官員說: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 子貢說:他是高牆裡的宏偉宗廟
    • 2 走進歷史,看他的人生
      • 三歲喪父,艱苦的幼年
      • 童年遊戲與基礎教育
      • 音樂老師—師襄
      • 問禮求學—老子
      • 早期工作經驗:管糧倉、牧場
      • 長期職業:承辦喪葬事務
      • 化屈辱為力量
      • 樹立教育家的典範
  • 第二部 格調,來自於修養
    • 1 活出生命的質感
      • 自然流露真摯的情感
      • 情緒管理的能力
      • 常思索四件事,讓自己變更好
      • 自我教育的方式
      • 自我修鍊四原則
      • 孔子崇拜的偶像
      • 青少年生活守則
      • 自我約束,減少出錯機率
      • 發乎情,止於禮
      • 禮節不應視為裝飾品
      • 人生三階段的戒律
      • 讓品格走在正途
      • 處世原則—子張的筆記
    • 2 心靈安頓的力量
      • 如何看待人生的遺憾?
      • 當心靈感到孤寂時
      • 遭遇不幸,能不怨嗎?
      • 如何不抱怨、不迷惑、提升德行?
      • 找到快樂的祕訣
      • 避免陷入有害的快樂
    • 3 說話之道
      • 口才不好,未必是缺點
      • 與朋友說話,要有分際嗎?
      • 說話,最難在謹慎
      • 三種話題須慎重
      • 有些話題,多談無益
      • 言行對求職的影響
  • 第三部 人生,因朋友而豐富
    • 1 如何建立適宜的人際關係?
      • 一個字,受用終身
      • 能維持一輩子的朋友
      • 孔子的俠義精神
      • 什麼是理想的朋友?
      • 值得長久交往的人物
    • 2 選擇朋友的智慧
      • 如何辨明值得交的朋友?
      • 認識人的方法
      • 交友原則—選擇有正能量的人
      • 交友原則—志趣相投
      • 交友原則—避開損友
    • 3 如何分辨真君子、真小人?
      • 虛情假意非君子
      • 從風度見高下
      • 君子散發的氣質
  • 第四部 大師給答案—絕不簡單!
    • 1 給一個上進的理由
      • 人為什麼要學習?
      • 學習的關鍵—學、思結合
      • 學習的關鍵—舉一反三
      • 學習的關鍵—主動積極
      • 孔夫子如何教兒子?
      • 好學者的形象
    • 2 名師和高徒激盪的火花
      • 收服子路
      • 當學生得意忘形時
      • 音樂成績欠佳的子路
      • 最認真向學的高材生
      • 德行科的榜首
      • 教學相長之樂
      • 樊遲三問仁
      • 教育家的心胸
      • 愛逞口才的宰予
      • 教訓學生的方式
      • 子游實踐所學,夫子莞爾而笑
      • 讓孔子失望的冉求
      • 愛比較的子貢
      • 精采的教學實例
      • 鼓勵人才貢獻社會
      • 如果老師只能帶一個學生
      • 師生間的衝突
    • 3 價值判斷—怎麼看優劣、對錯?
      • 大家都說好,就是好嗎?
      • 怎樣才是直爽的人?
      • 志向不高,可以嗎?
      • 追求富貴好嗎?
      • 「以德報怨」不對嗎?
      • 逢廟必拜,不好嗎?
      • 怎麼看改朝換代?
      • 大家批評管仲,夫子為何讚許他?
    • 4 孝順之難
      • 孝順是—給父母好臉色
      • 孝順是—不把自己當看門狗
      • 孝順是—不添父母憂愁
      • 孝順是—不要無故失聯
      • 當父母有錯時
      • 當父母有暴力傾向時
      • 不按規定守孝,有何不可?
  • 第五部 活出生命的境界
    • 1 信仰與生死
      • 孔子的信仰
      • 騙得了人,騙不了天
      • 尊重信仰的方式
      • 祭拜的心態最重要
      • 先關心「生」的意義
      • 敬鬼神而遠之
    • 2 讓自己不虛此生
      • 孔子的志向
      • 要活得正正當當
      • 有些事,只是浪費生命
      • 人在做,天在看
      • 人生最可貴的事
      • 怎樣才算完整的人生?
      • 知者與仁者,能享天年
      • 生命的價值觀
      • 追求自己生命的高度
      • 知識分子的使命感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