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歲末年終寫下的「新年新希望」,一不留神就又變成隔年的希望了嗎?
在嶄新行事曆中填滿的新計畫,經常列出的多、完成的少嗎?
為什麼明明許下了目標,失敗率卻總是高得驚人?
你或許落入了「知易行難」、「凡事只有3分鐘熱度」的陷阱之中……
學習新知,是改變的第一步。
知道了更有效的方法、找到了更好的解答,只是發動引擎,如果沒有穩定持續地踩下油門,車子還是無法前進,只會耗盡油料,停留在原地打轉。
精通腦科學與運動心理學的洪聰敏教授,
專業提出獨門系統──「分子化通用心理技能」(MGPS)的10大模組:
正向注意力模組
放大鏡模組
廣角鏡模組
驅動模組
魔鏡模組
吸引力模組
吸星大法模組
跨欄模組
遷移模組
正向循環模組
這是一種「可以習得、可以精進」的心理操作能力,
人的大腦、心理都和肌肉一樣,可以循序漸進的鍛鍊,效果看得見,
透過練習,讓你揮別知易行難的慣性惡夢,打破3分鐘熱度的模式,
開啟新行為的正向神經循環!
*專文信心推薦──
吳正己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長
宋曜廷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學系講座教授兼副校長
王鶴森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院長
林靜萍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主任
相子元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樂活EMBA研究講座教授兼執行長
陳美燕博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阮啟弘博士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林萃芬 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知名作家
蘇文華博士 ATD大中華區資深講師
莊煐逸 DINO乒乓綜合學院董事長
曾荃鈺 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理事長
李心怡 創集團碩泰公關公司總經理
-
推薦序
-
微小改變帶來巨大影響╱吳正己 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特聘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長)
-
信念與行動並行,邁向成功╱宋曜廷 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學系講座教授兼副校長)
-
創造正向循環,你我共好╱王鶴森 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院長)
-
應用於不同場域的模組法寶╱林靜萍 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主任)
-
從此刻開始身體力行╱相子元 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樂活EMBA 研究講座教授兼執行長)
-
知行合一:建構出穩定的神經迴路╱陳美燕 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
兼具學術理論與解決方案的好書╱阮啟弘 博士(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
透過強化「心理技能」,突破人生關卡╱林萃芬(「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知名作家)
-
如何翻轉不想改變的心╱蘇文華 博士(ATD大中華區資深講師)
-
訓練,就從行為模式開始╱莊煐逸(DINO乒乓綜合學院董事長、南方莊園渡假飯店副董事長)
-
強大的成果總姍姍來遲,所以等到的人始終不多╱曾荃鈺(運動員生涯規劃發展協會理事長、中區50嵐集團企業關係部副執行長、《場外人生》作者、廣播節目主持人)
-
別小看一個習慣的力量╱李心怡(創集團碩泰公關公司總經理)
-
- 自序 回首初衷
-
第一章 前言
-
一 「知易行難」的通病
-
二 建置「新行為神經迴路」 的科學方法
-
三 負荷與適應的概念與應用
-
四 心理技能概念
-
-
第二章 分子化通用心理技能(MGPS):10大模組系統
-
一 「分子化」與「通用」的概念
-
二 分子化通用心理技能:10大模組系統
-
〔一〕正向注意力模組
-
〔二〕放大鏡模組
-
〔三〕廣角鏡模組
-
〔四〕驅動模組
-
〔五〕魔鏡模組
-
〔六〕吸引力模組
-
〔七〕吸星大法模組
-
〔八〕跨欄模組
-
〔九〕遷移模組
-
〔十〕正向循環模組
-
-
-
第三章 模組系統的實際應用
-
一 運動場上:選手/教練
-
二 家庭中:考生/家長
-
三 職場上:業務員/管理者
-
-
第四章 從「知」到「行」的正向循環
-
一 練習啟動新行為循環
-
二 結語:分子化心理技能訓練帶來的蝴蝶效應
-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