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余英時先生以漢代的貿易和擴張為中心,全面考察漢代中國人與其他民族之間的對外關係,在廣泛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中,重新審視了漢朝所面臨的經濟和軍事問題,對釐清諸多近年來的史學熱門問題頗有裨益,也對了解中國歷史有非常重要的貢獻。
如納貢體系,依據當時政治、經濟的現實背景對中國納貢體系在漢代的建立與成長,做了極其精彩的闡述。
如納貢體系,依據當時政治、經濟的現實背景對中國納貢體系在漢代的建立與成長,做了極其精彩的闡述。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編者序言(何俊)
- 楊序
- 自序
- 目次
- 年表
- 換算表
- 縮寫表
- 圖一 西漢時期的中國與胡族
- 圖二 宋漢時期的中國與胡族
- 第一章 導論:問題及其緣起
-
第二章 政策背景和貿易基礎
-
一、對外政策
-
二、經濟政策和商業政策
-
三、農業和工業資源
-
四、運輸系統
-
-
第三章 貢納體系下的漢胡經濟關係概況
-
一、匈奴
-
二、其他胡族人——羌、烏垣和鮮卑
-
-
第四章 歸降的胡族人及其待遇
-
一、內外之分
-
二、對歸降蠻夷人的若干歸類
-
三、歸降蠻夷人的經濟待遇
-
附錄:評德效騫(H H Dubs)《古代中國的羅馬城》
-
-
第五章 邊境貿易
-
一、邊境貿易與擴張
-
二、與匈奴的貿易
-
三、與其他邊境胡人的貿易
-
四、走私貿易
-
-
第六章 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
-
一、貢納體系下的西域
-
二、與西方各國之間的非通貢貿易
-
- 第七章 海上貿易
-
第八章 結語:歷史視野中的貿易與擴張
-
一、貢納體系內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
-
二、漢化、胡化和商業化——貿易與擴張的歷史後果
-
- 參考書目
-
附錄一 漢代的飲食——人類學和歷史學的透視
-
馬王堆一號漢墓所見的食物和糧食
-
壁畫和石刻中的廚房景象
-
繪畫和現實中的宴會
-
日常生活中的飲食
-
烹飪革命
-
-
附錄二 匈奴
-
冒頓的興起
-
「和親」協議下的匈奴和漢朝
-
匈奴與其他鄰邦
-
漢朝的進攻
-
西域之爭
-
匈奴喪失對西域的控制權
-
地方主義和王權危機
-
從分裂到投降
-
最後的分裂:南匈奴和北匈奴
-
漢朝貢納體制下的南匈奴
-
北匈奴
-
- 附錄三 評崔瑞德《唐代的財政管理》
- 索引
- 版權頁
- 封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