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歷史與思想》不斷重印,是我的著作中流傳最廣而且持續最久的一部,在我個人的學術生命中具有極不尋常的意義。
──余英時
從1970年到1976年余英時先生先後發表了〈從宋明儒學的發展論清代思想史〉、〈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君尊臣卑」下的君權與相權〉等文,開啟了中國思想史研究的新解釋與新視野。
這些文章收集在1976年出版的《歷史與思想》,此後年年再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書中商榷中國((專制)政治傳統和反智論的關係,並從內在理路的觀點解釋明清思想變遷的問題,同時也討論歷史知識的性質,評析西方古典時代的人文思潮,探究文藝復興與人文思潮的關係,以及現代工業文明的精神基礎。
書中特別收入余先生為讀者撰寫的〈新版序〉,為此代表著作的成書過程做了最完善的回顧。
──余英時
從1970年到1976年余英時先生先後發表了〈從宋明儒學的發展論清代思想史〉、〈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君尊臣卑」下的君權與相權〉等文,開啟了中國思想史研究的新解釋與新視野。
這些文章收集在1976年出版的《歷史與思想》,此後年年再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書中商榷中國((專制)政治傳統和反智論的關係,並從內在理路的觀點解釋明清思想變遷的問題,同時也討論歷史知識的性質,評析西方古典時代的人文思潮,探究文藝復興與人文思潮的關係,以及現代工業文明的精神基礎。
書中特別收入余先生為讀者撰寫的〈新版序〉,為此代表著作的成書過程做了最完善的回顧。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新版序
- 自序
- 目次
- 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一九七五)——論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與匯流
- 「君尊臣卑」下的君權與相權(一九七六)——〈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餘論
- 唐、宋、明三帝老子注中之治術發微(一九七六)
- 從宋明儒學的發展論清代思想史 (一九七○)——宋明儒學中智識主義的傳統
- 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一九七五)
- 略論清代儒學的新動向(一九七五)——《論戴震與章學誠》自序
- 章實齋與柯靈烏的歷史思想(一九五七)——中西歷史哲學的一點比較
- 一個人文主義的歷史觀(一九五六)——介紹柯靈烏的歷史哲學
- 史學、史家與時代(一九七三)——新亞書院研究所、新亞書院文學院聯合舉辦中國文化講座第二講紀錄(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二日)
- 關於中國歷史特質的一些看法(一九七三)——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在新亞書院「中國文化學會」的講演
- 西方古典時代之人文思想(一九六○)
- 文藝復興與人文思潮(一九五九)
- 工業文明之精神基礎(一九五八)
- 近代紅學的發展與紅學革命(一九七四)——一個學術史的分析
-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一九七三)——香港中文大學十週年校慶講座
- 關於紅樓夢的作者和思想問題(一九七四)
- 陳寅恪先生論再生緣書後(一九五八)
- 版權頁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