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內容共分為孔子《易》、《詩》、《禮》教思想研究、《禮記》人文思想研究、經學典籍思想研究等三個單元,旨在豁顯禮學思想的學術價值及對現代社會人心的影響。第一單元包含:包含:〈孔子《易》教的人文蘊涵〉、〈孔子《詩》、《禮》教思想析論〉等二篇論文。第二單元包含:《禮記.禮運》、《禮記.經解》、《禮記‧樂記》、《禮記.仲尼燕居》、《禮記.內則》、《禮記.坊記》、《禮記.表記》、《禮記.儒行》、《大學》、《中庸》等十篇闡述儒家禮學人文思想的論文。第三單元包含:〈從《朱子語類》探析《論語》思想〉、〈徐復觀經學思想析論〉、〈禮制、禮書、禮──以三老五更為例析評〉等三篇論文。
- 推薦序一/莊雅州
- 推薦序二/賴貴三
- 自序/謝淑熙
-
第一編 孔子《易》、《詩》、《禮》教思想研究
-
第一章 孔子《易》教的人文蘊涵
-
一 前言
-
二 孔子《易》教的文化蘊涵
-
三 孔子《易》教的現代意義
-
四 結論
-
參考文獻
-
-
第二章 孔子《詩》、《禮》教育思想析論
-
一 前言
-
二 孔子詩禮教育思想之源流與發展
-
三 孔子詩禮樂教育思想之人文蘊涵
-
四 孔子詩禮思想對現代教育之啟示
-
五 結論
-
參考文獻
-
-
-
第二編 《禮記》人文思想研究
-
第一章 《禮記.禮運》的社會關懷
-
一 前言
-
二 《禮記.禮運》內容義涵概述
-
三 《禮記.禮運》的社會關懷
-
四 結語
-
參考文獻
-
-
第二章 《禮記.經解》的人文蘊涵
-
一 前言
-
二 《六經》教化的人文義涵
-
三 《禮記.經解》對現代教育的啟示
-
四 結論
-
參考文獻
-
-
第三章 《禮記.樂記》樂教思想的文化蘊涵
-
一 前言
-
二 儒家樂教思想的本質
-
三 儒家樂教思想的人文關懷
-
四 儒家樂教思想的時代意義
-
五 結論
-
參考文獻
-
-
第四章 《禮記.仲尼燕居》禮學思想析論
-
一 前言
-
二 〈仲尼燕居〉中孔門弟子志行略述
-
三 〈仲尼燕居〉中之禮學思想
-
四 〈仲尼燕居〉禮學思想的時代意義
-
五 結論
-
參考文獻
-
-
第五章 《禮記.內則》的人文關懷
-
一 前言
-
二 《禮記.內則》的人文關懷
-
三 《禮記.內則》對現代教育的啟示
-
四 結論
-
參考文獻
-
-
第六章 《禮記.坊記》中的人文蘊涵
-
一 前言
-
二 《禮記.坊記》內容述略
-
三 《禮記.坊記》中的人文關懷
-
四 結語
-
參考文獻
-
-
第七章 《禮記.表記》人文思想詮釋
-
一 前言
-
二 《禮記.表記》內容述略
-
三 《禮記.表記》仁義道德的體現
-
四 結論
-
參考文獻
-
-
第八章 《禮記.儒行》儒學思想人文蘊涵
-
一 前言
-
二 《禮記.儒行》內容述略
-
三 《禮記.儒行》儒學思想之人文關懷
-
四 《禮記.儒行》儒學思想的時代啟示
-
五 結語
-
參考文獻
-
-
第九章 《大學》融入經典閱讀教學析論
-
一 前言
-
二 《大學》的緣起與發展
-
三 《大學》教育思想之人文蘊涵
-
四 《大學》教育思想對現代教育之啟示
-
五 結論
-
參考文獻
-
-
第十章 《中庸》儒家人生哲學析論
-
一 前言
-
二 《中庸》內容述略
-
三 《中庸》儒家人生哲學之人文蘊涵
-
四 《中庸》儒家人生哲學的時代啟示
-
五 結論
-
參考文獻
-
-
-
第三編 經學典籍思想研究
-
第一章 從《朱子語類》探析《論語》思想
-
一 前言
-
二 朱子語類的成書與體制
-
三 朱子語類所揭示的論語觀及其特性
-
四 朱子論語觀傳承儒家道統的學術價值
-
五 結論
-
參考文獻
-
-
第二章 徐復觀經學思想析論
-
一 前言
-
二 徐復觀學行述略
-
三 徐復觀研究經學史的特色
-
四 徐復觀對經學研究之貢獻
-
五 結論
-
參考文獻
-
-
第三章 禮制、禮書、禮典——以三老五更為例析評
-
一 前言
-
二 文獻探討
-
三 回歸原典
-
四 三老五更禮制的社會價值
-
五 三老五更禮制的現代意義
-
六 結論
-
參考文獻
-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