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禮記全書:引導中國社會二千餘年的禮制大成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63571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禮記全書
國學經典 原味呈現
早在二千年前的周朝,禮就作為一種政治制度而確立了。
朱熹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屬儒家十三經之一。
《周禮》與《儀禮》、《禮記》合稱三一禮,屬儒家經書的經典之作,代表了古代東方文化的精魂,流傳至今蓋兩千餘年,其影響至深至巨。統治者尊奉它們為治國安邦的法寶,士大夫以通經致用作為自己的終身抱負,平民百姓把它們當作修身處世的懿訓。
《禮記》,亦稱《小戴禮記》,傳統認為是由西漢時期的禮學博士戴聖編選成書的。全書四十九篇,約九萬字,是一部儒家關於禮學的論文集,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等。實際上,《禮記》由多人撰寫,採自多種古籍遺說,內容極為龐雜,篇目編排也較零亂,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表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本書原文以清朝孫希旦的《禮記集解》為底本,注釋和譯文廣泛參閱了近現代各種有影響的研究成果。由於《禮記》內容浩繁駁雜,由業師劉毓慶先生從中節選三十篇,三十篇中有的對整篇內容進行譯注。
  • 卷首
  • 前言
  • 曲禮上
  • 檀弓上
  • 檀弓下
  • 王制
  • 文王世子
  • 禮運
  • 禮器
  • 郊特牲
  • 內則
  • 玉藻
  • 大傳
  • 少儀
  • 學記
  • 樂記
  • 祭義
  • 祭統
  • 哀公問
  • 孔子閒居
  • 坊記
  • 表記
  • 緇衣
  • 三年問
  • 儒行
  • 冠義
  • 昏義
  • 鄉飲酒禮
  • 射義
  • 燕義
  • 聘義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