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面對無處不在的權力機制,「自由(解放)如何可能?」成了批判理論和神學共同的負擔。對這個負擔的回應,是透過對宰制的分析並加以批判而「辯證地」進行的。面對隨著現代性移入漢語世界後,晚期資本主義和文化工業所帶來的苦難,「傳統的神學」對於宰制的分析和批判的回應處處都顯示出其陳舊和無力。以批判理論為視野的漢語神學,也許可以說是對「傳統神學」的「重建」。
本書介紹了霍克海默、阿多爾諾、布洛赫、本雅明及哈貝馬斯的思想。這些思想都在考驗我們是否能夠發展出一種相應的「批判神學」,在漢語思想語境中展開一種漢語的「盼望神
本書介紹了霍克海默、阿多爾諾、布洛赫、本雅明及哈貝馬斯的思想。這些思想都在考驗我們是否能夠發展出一種相應的「批判神學」,在漢語思想語境中展開一種漢語的「盼望神
- 「後尼采系列」總序
- 編者前言:批判理論與漢語神學
- 霍克海默:黑格爾的信徒 戰洋
- 阿多爾諾:否定的神學 朱寶元
- 布洛赫:希望的神學 張芳
- 本雅明:廢墟的寓言 陳慧娜
- 哈貝馬斯:從否定到肯定 曹衛東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