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辛亥革命以後,中華民國建立,各種事物紛紛接觸了「革命」的思潮,包括文學在內,很多人開始推動新文化運動與白話文運動。這股文學浪潮席捲了整個中國。過去「文以載道」的文學,似乎在本質上發生了變化。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持這個發軔於國體,繼延到政體,再及於文體的文學「革命」,也有些人是承繼舊道統的「遵命」派。這也就反映在1930年代文學界的晚明小品論戰,以及其所勾勒出民國時期各種意識型態並起的歷史圖像。
實際上,現代小品文的文體建構過程,遠比想像中複雜。本書以晚明小品論戰為出發點,宏觀民國時期的各種「小品」論述,考察文人如何透過傳統小品文體觀念的更新,建立散文文體的現代模式。藉此回到和政治、國家息息相關的「民國」語境,一方面考索小品文在民國時期興起的歷史成因,另一方面析解小品文體演變的肌理,突出民國文人的存在感受與美學追求。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持這個發軔於國體,繼延到政體,再及於文體的文學「革命」,也有些人是承繼舊道統的「遵命」派。這也就反映在1930年代文學界的晚明小品論戰,以及其所勾勒出民國時期各種意識型態並起的歷史圖像。
實際上,現代小品文的文體建構過程,遠比想像中複雜。本書以晚明小品論戰為出發點,宏觀民國時期的各種「小品」論述,考察文人如何透過傳統小品文體觀念的更新,建立散文文體的現代模式。藉此回到和政治、國家息息相關的「民國」語境,一方面考索小品文在民國時期興起的歷史成因,另一方面析解小品文體演變的肌理,突出民國文人的存在感受與美學追求。
- 封面
- 作者簡介
- 民國論叢∣總序
- 推薦序 小品與共和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文」的革命與復興
-
第二節 晚明小品的現代表述
-
第三節 小品如何現代?
-
第四節 概念的考察:「小品」做為關鍵詞
-
-
第二章 小品的理論化:林語堂對舒適情境的營造
-
第一節 《語絲》到《論語》:舒適的語境遷移
-
第二節 身體即自我:悅情適性觀的審美轉化
-
第三節 癖好新寫:「小」敘述的建構
-
-
第三章 從性靈到抒情:施蟄存小品論述的現代轉折
-
第一節 施青萍到施蟄存:古典與現代的鍛接實驗
-
第二節 感觸說:「性靈」的現代闡釋
-
第三節 幻想劇、妄想、冥念:幽晦主體的建構
-
-
第四章 小品衍義:左翼文人的抒情兩難
-
第一節 畫歪臉的袁中郎:從魯迅對「性靈」的反思談起
-
第二節 眾聲與獨白:左翼文人的糾結雛形
-
第三節 尋找小品「文心」
-
第四節 談往:左翼小品文的遺跡美學
-
-
第五章 小品的另類建構:沈啓无的健康美學
-
第一節 模擬周作人:早期小品文的自我書寫
-
第二節 附逆者的愛國論述:假道學或真精神?
-
第三節 陽剛主體的美學經營
-
- 第六章 結論
- 參考書目
- 後記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