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跨越世紀的史學泰斗──余英時
一代巨擘的治學方法、為學成就,經典再現
從心理背景剖析清代考證運動兩大家──戴震、章學誠
重新審思、定義清代儒學於中國學術思想史上之發展
《論戴震與章學誠》
是清代和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上的突破
也是中文學界開始受到西方思想史觀念洗禮的主要泉源
【余英時典藏套書 系列特色】
◆余先生學術成就的多方位呈現
集結余先生橫跨三十年的的學術論文、通俗短講和專書序文,文體特性各異,涉獵主題廣泛,展現其深厚的研究學養和嚴謹的治學態度。而其中針對恩師錢穆學術和思想的研究,不僅為讀
一代巨擘的治學方法、為學成就,經典再現
從心理背景剖析清代考證運動兩大家──戴震、章學誠
重新審思、定義清代儒學於中國學術思想史上之發展
《論戴震與章學誠》
是清代和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上的突破
也是中文學界開始受到西方思想史觀念洗禮的主要泉源
【余英時典藏套書 系列特色】
◆余先生學術成就的多方位呈現
集結余先生橫跨三十年的的學術論文、通俗短講和專書序文,文體特性各異,涉獵主題廣泛,展現其深厚的研究學養和嚴謹的治學態度。而其中針對恩師錢穆學術和思想的研究,不僅為讀
- 余英時典藏套書引言
- 增訂本自序
- 自 序
-
內 篇
-
一、引 言
-
二、章實齋與戴東原的初晤
-
三、儒家智識主義的興起──從清初到戴東原
-
四、章實齋的史學觀點之建立
-
五、章實齋的「六經皆史」說與「朱、陸異同」論
-
(一)「六經皆史」說發微
-
(二)「朱、陸異同」論的心理背景及其在思想史上的涵義
-
-
六、戴東原與清代考證學風
-
(一)「博雅」與「成家」
-
(二)「狐狸」與「刺蝟」
-
(三)有志聞道
-
(四)義理的偏愛
-
(五)考證的壓力
-
(六)緊張心情下的談論
-
(七)論學三階段
-
(八)最後的歸宿
-
-
七、後 論
-
八、補論:章學誠文史校讎考論
-
-
外 篇
-
一、戴震的《經考》與早期學術路向──兼論戴震與江永的關係
-
(一)《經考》與《經考附錄》
-
(二)戴東原之早期學術路向
-
(三)戴東原與江慎修
-
-
二、戴東原與伊藤仁齋
-
三、章實齋與柯靈烏的歷史思想──中西歷史哲學的一點比較
-
引 言
-
(一)中國史學中的人文傳統
-
(二)史學中言與事之合一
-
(三)筆削之義與一家之言
-
(四)結 語
-
-
四、章實齋與童二樹──一條史料的辯證
-
五、從宋明儒學的發展論清代思想史──宋明儒學中智識主義的傳統
-
(一)引 言
-
(二)宋明理學中智識主義與反智識主義的對立
-
(三)經典考證的興起與儒學的轉向
-
-
六、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
-
緣 起
-
(一)為什麼要重新解釋清代思想史?
-
(二)宋代儒學及其內在問題
-
(三)從「德性之知」到「聞見之知」
-
(四)「經世致用」與顏李學派
-
(五)清代儒學的新動向──「道問學」的興起
-
(六)經學考證及其思想背景
-
(七)戴東原和章實齋
-
(八)結 語
-
-
- 版權宣告
- 封 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5714/75318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