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正面思考的假象: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 各界推薦
- 【前言】「還有半杯水」的樂觀
-
Chapter 1 控制人腦的幻覺——到底哪個方向才是「上」?
-
為什麼飛機下墜,卻深信自己往上飛?
-
視錯覺
-
大腦不會分別去辨識人的五官
-
猴子也對柴契爾錯覺有反應
-
認知錯覺
-
內省錯覺
-
選擇盲視
-
樂觀偏誤是守護身心的衛兵
-
-
Chapter 2 動物也有時間概念嗎?——展望未來的演化
-
「心理時間旅行」是人類的神奇天賦
-
鳥類竟推翻心理學家假設
-
倫敦計程車司機有不尋常大腦
-
海馬迴會隨生存需求而改變
-
海馬迴的目的是模擬未來
-
「展望未來」與「樂觀心態」並重
-
-
Chapter 3 樂觀是一種自我應驗預言嗎?——大腦如何將預測,轉變為現實?
-
湖人隊的二連霸心理招數
-
是預言,還是成因?
-
會算術的聰明漢斯
-
畢馬龍效應
-
刻板印象的力量
-
從失敗的預測中學習
-
悲觀者死得早
-
-
Chapter 4 個人樂觀與大眾絕望——歐巴馬與好萊塢童星的共同點
-
越艱困,越依賴樂觀心態
-
催產素提升,使人信任希望
-
全球性悲觀
-
樂觀與悲觀之間的轉換
-
-
Chapter 5 你知道怎麼讓自己快樂嗎?——出乎意料的幸福因子
-
光是照顧植物,就能提升幸福感
-
結婚生子,與幸福感無關
-
高收入無法顯著提升幸福感
-
「相對」財富才能促進幸福感
-
情緒會影響記憶?
-
樂觀偏誤,保持心情愉悅的關鍵
-
-
Chapter 6 雪中盛開的番紅花——樂觀是天生的?
-
悲觀解釋風格vs.樂觀解釋風格
-
電擊實驗之於「習得性無助理論」
-
「談話療法」能降低憂鬱症風險
-
抗憂鬱藥物能改變認知偏誤
-
血清素之於憂鬱症
-
情緒控制系統「被劫持了」
-
樂觀特質與基因有關
-
-
Chapter 7 星期五為什麼比星期天好?——期盼的價值,與畏懼的代價
-
「期盼」的價值
-
比起擔心害怕,人類寧可立刻面對痛苦
-
對好事的期待度越高,愉悅感越強
-
樂觀思維能使愉悅感最大化
-
時間折價:比起未來,人們更重視現在
-
麥可.傑克森與他堆積如山的債務
-
-
Chapter 8 擇你所愛,愛你所選——期待、選擇、又期待的心路歷程
-
自由選擇模式:咖啡機與M&M巧克力
-
尾狀核:對食物、愛情、金錢產生反應
-
這種蘋果,最好吃
-
「選擇的自由」強化婚姻承諾
-
「決定」為什麼會改變偏好?
-
預測與操縱選擇
-
左旋多巴與維他命C
-
-
Chapter 9 被情緒竄改的回憶——911事件的真實性
-
閃光燈記憶
-
911事件:記憶的主觀特性
-
記憶和在場與否、距離遠近相關
-
「杏仁核」與恐懼、焦慮的關係
-
處理畫面細節的「海馬旁迴皮質」
-
-
Chapter 10 克服癌症,為什麼好過贏得環法冠軍?——點石成金的大腦
-
人類的大腦能點石成金
-
「吻端前扣帶皮質」的重要角色
-
「恐懼制約」與消除恐懼
-
「渴望」造成的感知偏誤
-
認知失調扮演的角色
-
-
Chapter 11 樂觀的陰暗面——低估風險,就像酗酒
-
鴕鳥心態
-
面對現實時,我們如何保持樂觀?
-
額葉選擇性地記錄有利誤差
-
極端樂觀心態和不理性決策相關
-
延宕10年的雪梨歌劇院
-
「樂觀偏誤」是金融海嘯根本原因之一
-
- 【後記】是美少女,還是憂愁老婦?
- 致謝
- 註釋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