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再見.草山:陽明山的這些年那些事

出版日期
202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35773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從土匪戰官兵到政權轉移變局﹐
從賞花泡溫泉到政治勢力據點﹐
關於人與空間、空間與記憶的歷史故事。

陽明山(或舊稱草山)以大屯火山群的火山地形著稱,受地形影響而生成的自然景觀深受民眾歡迎,週邊溫泉設施更是一大特色﹐使其成為許多人熱愛的休閒樂園;平日遊客絡繹不絕前來,而每年花季時前來賞花的旅客更是將近百萬人次。
除自然景觀之外,這片山林隨著時勢政局的更迭也是政治權力的據點,這裡曾留有日本皇太子巡視的足跡,戰後更建有國家領袖的居所、辦公室,以及培養黨政軍幹部的「革命實踐研究院」,甚至是美﹑日各國政﹑軍人員來台駐居的區域。
《再見‧草山:陽明山的這些年那些事》作者吳亮衡在某次訪談中觸發好奇心,開始思考這座山林的空間建構與歷史記憶,發現同樣的一座山林在不同世代的記憶中存在著多重面貌。為了瞭解這些不同的記憶、避免時空錯置的偏差,他從能蒐集到的歷史資料和實地探訪人﹑物中重新爬梳、整理各個時期的草山記事。
從日本時代的開拓、建設,50年代呼應國家情勢變成政治力的所在,如今再次以提供休閒娛樂功能為人熟知,這座山林堆疊著層層歷史記憶。透過作者對史料紀錄的整理,讀者可以看到這座大家以為所熟知的山林中,不只有自然景觀、生物紀錄,還有許許多多曾經來過、建設過、居住過的人們所遺留下的歷史故事。

推薦序:

「每個人的書寫都反映他或她的個性﹐而亮衡寫出了一本屬於自己的歷史之書。」--涂豐恩(故事StoryStudio執行長)

「…他(吳亮衡)長期筆耕北投和陽明山的歷史,不僅在『故事Story Studio』上有專欄披露研究心得,更有導覽北投和陽明山的實體活動經驗,如今出版這本新書,可視為是他過去研究的總結。」--陳建守(故事StoryStudio共同創辨人)

推薦人:
王子碩(「聚珍臺灣」總監)
林果顯(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凌宗魁 (建築文資工作者)
張隆志(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張鐵志(Verse創辦人暨總編輯)
楊燁(文史藝術工作者)
鄭螢憶(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鄭麗君(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
謝佳螢(歷史作家)
蕭宇辰(臺灣吧執行長)
  • 推薦序 閱讀陽明山的N種方式/陳建守
  • 推薦序 等一本有趣(且可靠)的歷史之書/涂豐恩
  • 序章 青草之山
  • 第一章 鬼界之島的「被進化」論
    • 治安:「土匪仔」的悲歌
    • 防疫:好一個鬼界之島啊!
    • 鐵道:兼具速度與舒適度的旅程
  • 第二章 「草山北投」初體驗
    • 泡湯:一個從醫療轉化爲休閒的全民運動
    • 奉迎:皇太子要來了!
    • 宣傳:草山北投是一體的!
  • 特別篇 考察:陳儀以及臺灣考察隊
  • 第三章 從觀光勝地成為復興特區
    • 觀光館:清幽卻不失權力展演的好所在
    • 中樞:風景好、氣氛佳的黨政集結點
    • 特區:「管理局」的多重宇宙
  • 第四章 駐滿各國勢力的陽明山
    • 白團:過往的敵人,現今的教官
    • 美軍:不只是協防,還有文化上的衝擊
    • 戒嚴:一場中美政治角力的具體展現
  • 終章 你的陽明,我的草山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