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72791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這裡是清代的「府前街」、日治時期總督府前的「本町通」;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總督府成為總統府。
重慶南路見證了近代臺灣的權力交替與政經流轉,也帶動了附近區域的發展;
重慶南路是政經樞紐之路,也是充滿故事的道路。

  臺北城中故事發生的舞台大抵在清代臺北城的範圍,涵括今天的館前路、重慶南路、衡陽路、中華路、博愛路,日治時期的表町、本町、榮町、大和町、京町一帶街區。這些街區在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後,逐漸展現出現代化城市的面貌。這一帶商業活動蓬勃鼎盛,茶葉、圖書、銀行、藥品、攝影器材、百貨等百業聚集一應
  • 導論 走入城中,聽故事 黃義雄
  • 第一章 書店是都市專屬的風景 蘇碩斌、林月先
    • 走出臺灣的雕版時代
    • 府前街與新高堂:村崎長昶的生意人生
    • 本町通書店街的時代
    • 風起雲湧的臺灣人書店
      • 蔣渭水˙文化書局
      • 連雅堂˙雅堂書局
      • 謝雪紅˙國際書局
      • ※上海讀書會事件
    • 臺北學子的閱讀時光
    • 戰後重慶南路書店風景
      • ※西尾商店
  • 第二章 地圖會說話 高傳棋
    • 天然水池與護城河
    • 臺北城的興建
    • 臺北城新興道路的風貌
    • 日治時期現代化市區改正計畫
    • 寶成門(西門)的消逝與再現
    • 從舊城址轉變成現代化三條路
    • 初現繁華風貌的西門町
    • 從低窪荒蕪地轉變成全市最具商業價值的空間
    • 清代衙門位址上的現代化建築:公會堂
    • 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
    • 藝文家展演的最佳場所
    • 從公會堂到中山堂,從國家元首、名人到一般庶民
  • 第三章 重慶南路街景建築變遷 凌宗魁
    • 清代:臺北城內的計畫道路
    • 日本時代:現代化建築的興修
      • 一九一○年代的市區改築
      • 臺北消防組、攝津館、臺灣書籍株式會社
      • 一九二○年代後期現代商業風貌的重南街景
      • 辰馬商會
      • 日本生命保險株式會社臺北支店、三十四銀行臺北支店、新高旅館
      • 西尾商店、辻利茶舖、新高堂書店、大倉洋雜貨本店
      • 臺灣銀行
    • 臺灣最高政權象徵性建築:總督府
    • 戰後的總統府:強人政治賦予的新元素
      • 臺北高等法院、民政長官官舍、度量衡所
      • 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臺北師範、第二師範學校
    • 承載臺北歷史的大街
  • 第四章 「茶苦來山人」三好德三郎與辻利茶舖 鍾淑敏
    • 男兒立志出鄉關
      • ※宇治的地方名望:辻家與三好家
      • 與前田正名相識
      • 前進殖民地布局臺灣
      • ※親族企業網絡
    • 辻利茶舖臺北支店
      • 華麗登場的創店格局
      • 連戰皆捷的烏龍茶行銷戰
      • 置身臺北繁華地帶的辻利茶舖
      • 比郵差還忙的店老闆
      • ※辻利茶舖的營收狀況
    • 民間總督
      • ※在敘勳的簡歷上對德三郎的敘述
      • 熱心公益不為其他
      • ※獲得日本政府表揚的臺灣人士
      • ※第一代在臺日本企業家
      • 「自覺沒有比自己更下等的人了」
      • 從種族優越者到認同臺灣
    • 埋骨臺灣
      • ※凋零的在臺日本企業家
      • ※接手茶行生意的三好家第二代
      • 在忙碌勞軍中死去
  • 第五章 中華商場的流金歲月 高傳棋
    • 見證歷史的石碑
      • 中華路旁歷史悠久的古建築群落
      • 一九六一年「臺北市中華商場竣工記」石碑
    • 戰後棚屋聚落的出現
      • 六十年前的棚屋聚落研究
      • 從臨時攤棚轉變成可居住開店的棚戶
      • 棚屋裡的經濟活動
      • 棚屋裡的赤貧區
    • 中華商場的興建與拆除
      • 棚屋聚落的拆除
      • 臺北市街頭最新穎的百貨商場
      • 加速老城臺北的都市更新
    • 母親的中華商場回憶
      • 戰後殘破的臺北街景
      • 在冰品名店「白光冰果室」工作
      • 一代巨星林青霞在此被發掘
      • 親眼目睹新生戲院大火悲劇
    • 我的中華商場回憶
      • 販賣鄉愁滋味的家鄉美食
      • 要吃「啥鍋」就來此店
      • 全國最密集的禮品文具店
      • 學生改制服的瘋狂年代
      • 與時俱進的服裝訂製服務
      • 隨潮流更替的電子賣場
      • 許多世代的共同回憶
  • 第六章 走進重慶南路書森林 徐明瀚
    •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見識臺灣書店的教科書叢林
    • 播下語言的種子,萌芽的閱讀慾:東方出版社的童書世界
    • 花園中的言葉與字花:每家大書店都有自己的辭典
    • 與周公談詩論藝:周夢蝶舊書攤與明星咖啡館的文化社群
    • 地下根莖,或樹大招風:禁書攤與文星書店的不解之緣
    • 海盜影碟淘金記:秋海棠的電影學術倉庫
    • 萬綠叢中的金枝玉葉:書街上專業書店一枝獨秀
    • 重慶南路書街衰落的多重因素
    • 書街不死,只是凋零
    • 重慶南路書森林,能翻開新的一頁?
      • ※地圖:重慶南路書森林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