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推薦序 行過鐵枝路,返來臺北城/文化部部長鄭麗君
- 作者序 走過殖民,邁向文明/魚夫
- 臺北驛──來去城內𨑨迌哦,火車站集合!
- |食|日治時期的鐵路便當長什麼樣子?
- 臺灣鐵道飯店(新光三越、前大亞百貨)──如果不是被炸毀,出了台北車站就會被她的雍容華貴所震懾!
- 三線路(北線)──鄧雨賢、周添旺「月夜愁」歌曲的靈感來源
- 臺北消防組喆所(城中消防隊)──臺灣打火隊的開基祖
-
表町通.館前路
-
表町──館前路不只管錢路而已
-
吾妻旅館(H&M 平價百貨)──單親媽媽勇闖臺灣的故事
-
第一家華南銀行──戰後乾坤大挪移的金權遊戲
-
臺北警察會館(南陽街十五號)──一則黑吃黑的故事
-
|食|邊喝咖啡邊聽用土地把總統府包起來的故事──NOTCH 咖啡
-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現屬土地銀行所有)──日本政商合作結構裡的殖民經濟
-
-
本町通.重慶南路一段
-
攝津館(華美大飯店)──重慶南路導覽開步走!
-
|食|從粥粉麵飯到餅粥餃麵──華北菜來台灣
-
臺灣書店(和昌商旅)──臺北城內歐風街景的源起
-
專賣局臺北支局(彰化銀行)──台灣人不可不知的二二八事件現場
-
太陽號書店(臺灣商務印書館)──從前去哪兒逛書店街?
-
還原重慶南路一段單號漢口街到襄陽路了!
-
還原重慶南路一段單號襄陽路到衡陽路!
-
|食|逃難的滋味──明星咖啡
-
還原重慶南路一段雙號二號到一〇四號的本來面目
-
日本生命保險株式會社臺北支店(第一金控總部大樓)──走了豺狼,來了虎豹
-
三十四銀行(華南銀行)──淺談日治時期的銀行建築
-
新高旅館(中華郵政重南郵局舊址)──日治時期到臺北投宿注意事項
-
新高堂書店(東方大樓)──日本時代臺灣最氣派的書店
-
辻利茶舖(星巴克)──要知臺灣史,從這店主的日記讀起
-
|食|民間總督的店──辻利茶舖
-
大倉本店(正中大樓)──刻意設計的總督府入口意象
-
西尾商店(金石堂書店)──來說臺灣人學翕相
-
三葉莊旅社(衡陽路一號)──城市的身世只能在書本裡面找了!
-
|食|公園號酸梅湯
-
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國史館)──臺灣的郵政電信很早就開始了!
-
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國防部博愛大樓)──臺灣人何時有電可用?
-
總督府圖書館(國防部博愛大樓)──一九一五年臺灣已經有座劇場式現代圖書館了!
-
總督府電話交換局(中華電信博愛服務中心)──一八九七年臺灣就可以打電話了!
-
臺灣商工銀行(延平南路第一銀行)──阿婆浪港、落跑式建築
-
撫臺街洋樓──古蹟修復了,卻不敢說它的故事
-
|食|天婦羅與關東煮──城內的日本滋味
-
-
榮町通.衡陽路
-
臺北銀座──來去日本時代鬧熱滾滾的榮町逛逛喲!
-
菊元百貨(衡陽路國泰金融大樓)──臺灣第一家大型百貨公司
-
臺北榮町通(衡陽路)北側街屋全景畫回來了!
-
臺北名所榮町通南側──畫家鄉原古統筆下的日本時代繁榮街景
-
|食|從前的城內上海味
-
西門市場(西門紅樓)──日本時代的菜市場長得像歐洲博物館
-
臺北稻荷神社(成都路一帶)──來看日本時代求財祭典的盛況
-
新世界館(新世界商業大樓)──日產變成黨產,還拿來當包租公的國民黨
-
臺北高校(國立師範大學)──這裡是培養精英中的精英的搖籃
-
臺北第一高等學校(建國中學)──這所學校因為有紅樓而令人感受到歷史的久遠!
-
建功神社(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當日本建築美學遇上中國文藝復興
-
臺北放送局(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天皇戰敗詔書放送在這裡,二二八事件號召抗議也在這裡!
-
北一女──日本時代女人受什麼樣的教育?
-
中華民國駐臺北總領事館(中山北路二段一一二~一一四號)──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
|食|拉麵、意麵和替玉
-
中央研究所(教育部)──日治時期臺灣學的重鎮
-
臺北市役所(行政院)──何以日本人五十年蓋下來的官廳舍還不夠用?
-
第二高等女學校(立法院)──為什麼我們的國會好像一部拼裝車?
-
七星郡(立法院青島第二會館)──本來是座哥德式建築!
-
|食|不必朝野協商就達成的美食共識 ──青島第二會館前的牛肉麵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