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奇萊」從大航海時代以來,即有非常豐富的的族群互動,甚至遷徙,且有不同的外國勢力、政權,在此地進行勘查、經營。筆者藉由清帝國與日本帝國統治時期國家力量介入統治的探討,以比較不同國家勢力進入,對原住民族群所產生的衝擊與歷史變遷。
國家機器進入奇萊地區的歷史,以清帝國及日本帝國兩個時期的時間較長,其影響也較深。其中,日本帝國對部落的控制力,顯然是清帝國所望塵莫及的,影響所及,使得部落發生空前的改變。日本當局以前需要及想法來形塑原住民族群,並改造部落的樣貌,最後使得原住民族群失去主體性,成為被驅使的一群。
國家機器進入奇萊地區的歷史,以清帝國及日本帝國兩個時期的時間較長,其影響也較深。其中,日本帝國對部落的控制力,顯然是清帝國所望塵莫及的,影響所及,使得部落發生空前的改變。日本當局以前需要及想法來形塑原住民族群,並改造部落的樣貌,最後使得原住民族群失去主體性,成為被驅使的一群。
- 緒論
-
第一章 奇萊地區的自然環境與原住民族群
-
第一節 「奇萊」的界定與自然環境
-
第二節 奇萊地區的原住民族群
-
-
第二章 清帝國統治的建立
-
第一節 國家統治機構的建立
-
第二節 初接觸清帝國的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
-
-
第三章 「加禮宛社之役」與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勢力之消長
-
第一節 戰事的爆發與清帝國的善後措施
-
第二節 遷社問題的探討
-
第三節 戰爭後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勢力之消長
-
-
第四章 日本帝國統治的建立
-
第一節 日治初期理蕃政策的演變
-
第二節 日治初期奇萊地區的原住民族群概況
-
-
第五章 日治初期統治當局與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之互動(1895-1914)
-
第一節 太魯閣族群的抗日事件與統治當局的對策
-
第二節 「七腳川社之役」的緣起與善後
-
第三節 太、日最後的決戰-「太魯閣之役」的登場
-
-
第六章 日治中期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統治政策之推移與影響(1915-1930)
-
第一節 重要措施與其來地區統治威權的完成
-
第二節 平地原住民族群的統治政策與影響
-
第三節 太魯閣接群的統治政策與影響
-
-
第七章 日治末期統治政策與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之歷史變遷(1931-1945)
-
第一節 「霧社事件」後的理蕃政策
-
第二節 「皇民化運動」下奇萊地區的原住民族群
-
第三節 「太平洋戰爭」下奇萊地區的原住民族群
-
- 第八章 結論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