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核心賣點】
(1)作者以多個不同方面,討論身處香港的人擁有的獨特家國觀及世界觀。
(2)每篇文章關於一個特定題目,篇幅不長但有深意。
【一句話推介】
不忘家國 也不棄世界
了解港人獨特的視野
【內容簡介】
香港華洋文化交匯,居於香港的人,多有世界的視野,但世界觀並不與家國觀有衝突。歷史上中國從來與世界連接,中國人的概念中便已包含千百年來的中外交流融合。在香港不可能忘家國,也不可不顧世界。家國觀與世界觀同樣重要。
本書分為香港情、家國觀、世界觀,以及雜談四個部分,回顧多年來香港人與本地、與國家、與世界的密切關係。
(1)作者以多個不同方面,討論身處香港的人擁有的獨特家國觀及世界觀。
(2)每篇文章關於一個特定題目,篇幅不長但有深意。
【一句話推介】
不忘家國 也不棄世界
了解港人獨特的視野
【內容簡介】
香港華洋文化交匯,居於香港的人,多有世界的視野,但世界觀並不與家國觀有衝突。歷史上中國從來與世界連接,中國人的概念中便已包含千百年來的中外交流融合。在香港不可能忘家國,也不可不顧世界。家國觀與世界觀同樣重要。
本書分為香港情、家國觀、世界觀,以及雜談四個部分,回顧多年來香港人與本地、與國家、與世界的密切關係。
- 「中環一筆」叢書總序
- 序言
- 代序一 惜迺強
- 代序二 保釣五十年
-
一、香港情
-
李波事件
-
初一暴亂
-
獨立與民主
-
香港與深圳之比
-
國家安全
-
橫州公屋問題
-
選怎樣的人做特首
-
媒體問題
-
香港再工業化
-
殖民地政策原則要改
-
香港的教育
-
技術官僚治港
-
沒歷史、沒文化、沒知識
-
真正的法治與民主
-
公營醫療
-
香港既得利益必要變
-
公務員培訓
-
高鐵效益
-
不忘初心
-
近親繁衍
-
中美衝突,殃及香港?
-
房屋問題
-
移民為香港之本
-
政治問題不能政治解決
-
公民社會?
-
中學通識課
-
反高鐵
-
香港成地主經濟
-
官員不做事
-
台港關係
-
填海有理
-
香港貧窮問題惡化
-
沙中線啟示
-
顏色革命
-
法治已死
-
反智香港
-
教育害人
-
香港可棄
-
第二次回歸
-
地產霸權
-
讀歷史
-
焚書坑儒
-
基督教
-
香港的希望
-
民主的威脅
-
黃絲經濟圈
-
國安立法
-
時代反革命
-
賠償!
-
民主
-
醫療產業
-
反思《基本法》
-
大灣區
-
國安法一出
-
卡薩布蘭卡
-
大學改革
-
香港故事
-
廢BNO
-
法制法治
-
港新比較
-
東南亞亂局
-
國際課程
-
-
二、家國觀
-
「一帶一路」
-
中國的官僚
-
解決港獨的大戰略思維
-
文化中國
-
還歷史的真相
-
看不起窮國
-
國際仲裁中心
-
中國的根本轉變
-
中國改變世界
-
中國穩定西疆
-
知識與文化
-
大夢要醒
-
中國大有希望
-
新兩岸關係的重點
-
香港與大灣區整合
-
不能讓消費主義發展下去
-
逢九大事
-
灣區香港化?
-
六四洗腦
-
文化復興
-
培訓「一帶一路」人才
-
反對浪費
-
台灣武統
-
螞蟻金融
-
世界夢
-
重看新疆
-
-
三、世界觀
-
伊朗棄美元
-
強美元終結
-
俄羅斯的文化
-
英國脫歐
-
中國美國的對比
-
再談人民幣
-
美聯俄制中?
-
中日矛盾
-
電動車
-
中國大飛機
-
絲路精神
-
中國改變歐洲格局
-
美國的帝國衰落
-
國際政經大變
-
加泰隆尼亞獨立?
-
歐亞互動
-
朝鮮半島的關鍵
-
以色列模式
-
烏克蘭的悲哀
-
別國能替代中國嗎?
-
歐美貿易合作?
-
美國以蘇聯方式對付中國
-
特務戰
-
政治迫害
-
英文衰落
-
德法合作
-
歐洲的轉變
-
宗教戰爭
-
民族自決
-
金融戰
-
中緬合作
-
英國脫歐後的內憂外患
-
國運昌隆
-
世局變
-
鴉片
-
半導體之戰
-
自由有限
-
歷史大勢
-
特朗普主義
-
統一與分裂
-
歐洲統一
-
共同價值
-
-
四、雜談
-
保衛大學
-
私有化與民主化
-
金庸的成功
-
第四權
-
- 編後感 陳于斯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