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共收錄了二十五篇刊登或上載於世界各地不同媒體(包括報章、網誌、網媒等)的文章或視頻文字,由遠至近地呈現國際傳媒及身處香港的外國人或非華裔人士,如何評論香港這場持續逾半年的修例風波,以引起社會反思,幫助大眾洞悉風波的真相。
本書正文分為上下兩篇,分別展現遠距離的思考——國際傳媒,以及近距離的觀察——在香港的外國人或非華裔人士。本書文章的轉載或翻譯,均經過相關傳媒或個人直接授權。上篇共十六篇文章,從國際傳媒的角度,剖析今次香港修例風波的幕後操縱者、風波的屬性、傳媒在報導中的偏頗情況,以及風波背後的社會因素等問題。下篇共九篇文章,由在香港目擊風波事件的外國人,以及在香港扎根的非華裔人士,分享他們對這場風波的看法及感受。
本書正文分為上下兩篇,分別展現遠距離的思考——國際傳媒,以及近距離的觀察——在香港的外國人或非華裔人士。本書文章的轉載或翻譯,均經過相關傳媒或個人直接授權。上篇共十六篇文章,從國際傳媒的角度,剖析今次香港修例風波的幕後操縱者、風波的屬性、傳媒在報導中的偏頗情況,以及風波背後的社會因素等問題。下篇共九篇文章,由在香港目擊風波事件的外國人,以及在香港扎根的非華裔人士,分享他們對這場風波的看法及感受。
- 序言一
- 序言二
-
上篇 遠距離的思考—國際傳媒
-
第一章 風波背後的影子
-
1.革命的顏色
-
2.港台腔:香港的事,不用美國操心!
-
3.菲僑界對「港獨」怒吼:自作孽不可活!
-
4.泰國學者:美國所謂「香港法案」是對中國主權的粗暴干涉
-
5.美國攪水香港 醉翁之意不在酒?
-
-
第二章 風波的屬性
-
1.隱形的誘惑 你扛得住嗎?
-
2.偽自由民主極權主導的港式禍亂
-
3.德國之聲訪問邵嵐:「你甚至不能看着我的臉,譴責這種非人道的行為嗎?」
-
4.一個新加坡人在香港
-
5.身陷暴力集會 警察拔槍:來自香港的最新報導
-
-
第三章 風波中的有色眼鏡
-
1.假新聞和謠言如何加劇香港的分化
-
2.全世界的人們都在街頭,媒體對香港的關注卻獨一無二
-
3.《紐約時報》和CNN對有關香港暴力報導的偏好:美國傳媒的雙重標準是從哪裏來的?
-
-
第四章 風波背後的社會因素
-
1.香港失去幾代青年
-
2.香港真正問題是不平等
-
3.香港經濟蹣跚步入2020年,命運與示威形勢息息相關
-
-
-
下篇 近距離的觀察—在香港的外國人或非華裔人士
-
第五章 親歷現場,查訪真相
-
1.採訪香港示威被「正義」的香港市民粗暴對待,感到悲痛及不自在
-
2.香港示威.報告2019.8.31
-
3.香港示威.報告2019.8.31(續)
-
4.探查香港機場示威的真相2019.9.1
-
5.中國內地人對香港示威活動的看法
-
-
第六章 維護法治,嚴厲執法
-
1.列顯倫:硬碰硬難軟化北京
-
2.江樂士建議宵禁 非法集會監六年
-
3.前刑檢專員江樂士促嚴懲暴力破壞
-
4.盛智文:暴力違法在任何社會都必須付出代價
-
-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