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本書試圖對2019年至今發生於香港的社會運動進行觀察、總結、反思,作者從一名“港漂”的視角出發,以親身經歷為基礎,配合傳媒報道,將素材進行整理加工,創作出一系列短文,試圖從不同的角度來呈現此次運動的各種面貌,以及對香港社會帶來的種種影響。書中既囊括他人的故事,記述作者看到、聽到的,裹挾在是次風波中的他/她們的經歷;亦由作者個人的城市觀察,期望能夠折射出多元的社會思考,引發讀者不同的分享和討論。
- 寫字樓裡的陳Sir和關Sir
- 歷史課上的“連儂牆”
- 關於媒體的辯論
- 上街的阿爸和反對的阿媽
- “過來人”老蔣
- 做文物保育的小溪
- 警員阿良
- 機場的一段對話
- 一部紀錄片-精神慰藉還是飲鴆止渴?
- 港鐵“飛站”的早晨
- 海邊的下午茶
- 被打倒的智慧燈柱
- 月餅“文化”
- 哭訴的母親
- 憂心的小一家長
- 週末的午餐
- 文學節的一場講座
- 《小說香港:香港的文化身份與城市觀照》讀後筆記
- 人文教育的缺失-和一位長者的對話
- 香港是個“開放”的地方
- 撐粵語!撐粵語?
- 只不過是想像
- 新加坡,我們究竟該學習什麼?
- 一次購物經歷
- 城市的“傷痕”
- 後記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