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时四五千年,迄今未中断。认真发掘、梳理优秀的古代文化特别是人文之初的上古时期的传统文化,取其精义,为当今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服务,是包括法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历史机遇和重大使命。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研读《史记》《尚书》这样的经典古作,选取上古时期“官箴”这一特定主题,通过梳理其中的记言载事,在对上古时期的为官之道进行较全面的发掘、整理的同时,用现代的政治、法律原理以及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干部路线和观念进行义理研究和分析,并力求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自序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何为上古,何为官箴
-
一 何为上古
-
二 何为官箴
-
-
第二节 研究上古官箴的现代意义
-
一 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
二 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
三 增益反腐败的思想教育资源
-
-
-
第二章 上古官箴文化的活水源头
-
第一节 人类文化创造的一般概说
-
第二节 哲理意义的“道”和神圣意义的“天道”
-
第三节 德与德治
-
第四节 作为官箴道德基础的公共道德和官德
-
-
第三章 《史记》《尚书》关于官箴的记言载事及释义
-
第一节 《史记》中有关上古官箴的记言载事及释义
-
第二节 《尚书》的官箴记言载事及释义
-
一 《大禹谟》
-
二 《皋陶谟》
-
三 《益稷》
-
四 《五子之歌》
-
五 《胤征》
-
六 《仲虺之诰》
-
七 《伊训》
-
八 《太甲上》
-
九 《太甲中》
-
十 《太甲下》
-
十一 《咸有一德》
-
十二 《盘庚上、中、下》
-
十三 《说命上、中、下》
-
十四 《旅獒》
-
十五 《微子之命》
-
十六 《康诰》
-
十七 《酒诰》
-
十八 《召诰》
-
十九 《多士》
-
二十 《无逸》
-
二十一 《君奭》
-
二十二 《蔡仲之命》
-
二十三 《多方》
-
二十四 《立政》
-
二十五 《周官》
-
二十六 《君陈》
-
二十七 《君牙》
-
二十八 《冏命》
-
二十九 《秦誓》
-
-
-
第四章 《尚书》官箴精粹辑要及价值点评
-
引言
-
一 《尧典》(1)
-
二 《舜典》(2—7)
-
三 《大禹谟》(8—29)
-
四 《皋陶谟》(30—37)
-
五 《益稷》(38—41)
-
六 《五子之歌》(42—48)
-
七 《胤征》(49—53)
-
八 《仲虺之诰》(54—58)
-
九 《汤诰》(59—60)
-
十 《伊训》(61—66)
-
十一 《太甲上》(67)
-
十二 《太甲中》(68—71)
-
十三 《太甲下》(72—80)
-
十四 《咸有一德》(81—83)
-
十五 《盘庚上》(84—85)
-
十六 《盘庚中》(86)
-
十七 《盘庚下》(87—88)
-
十八 《说命上》(89—90)
-
十九 《说命中》(91—95)
-
二十 《说命下》(96—99)
-
二十一 《泰誓上》(100)
-
二十二 《泰誓中》(101—102)
-
二十三 《泰誓下》(103)
-
二十四 《武成》(104—105)
-
二十五 《洪范》(106—114)
-
二十六 《旅獒》(115—123)
-
二十七 《康诰》(124—134)
-
二十八 《酒诰》(135—136)
-
二十九 《梓材》(137—142)
-
三十 《召诰》(143—146)
-
三十一 《无逸》(147—148)
-
三十二 《蔡仲之命》(149—152)
-
三十三 《多方》(153—154)
-
三十四 《立政》(155—160)
-
三十五 《周官》(161—175)
-
三十六 《君陈》(176—186)
-
三十七 《毕命》(187—190)
-
三十八 《君牙》(191—192)
-
三十九 《冏命》(193—198)
-
四十 《吕刑》(199—208)
-
四十一 《秦誓》(209—210)
-
- 跋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201/9695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