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主要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来梳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思想的历史演变历程,进而分析其逻辑进程。第二部分挑选儒墨道法佛五家作为典型,分析其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色。第三部分分析古代升平之世的历史经验,主要分析文景之治贞观开元以及康乾盛世的成因。第四部分分析古代衰乱之世的历史教训,分析黄炎培定律的深层原因。第五部分分析历史上历次改革的成败得失,尤其是改革失败的原因。第六部分分析传统治国经典中的治理思想,主要选取《尚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 等著名典籍进行分析。第七部分主要分析传统治国理政思想在当今的现实意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继续创新性发展,哪些需要扬弃,从而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而达到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目的。
- 总序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使命与境界
-
绪论
-
一、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传统治理思想演变进程中的规律分析
-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思想的主要流派
-
一、为政以德:儒家的国家治理思想
-
二、无为而治:道家的国家治理思想
-
三、明法弱民:法家的国家治理思想
-
四、义以为政:墨家的国家治理思想
-
五、慈悲救世:论佛教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升平之世的成功经验
-
一、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
-
二、春秋大一统的整体理念
-
三、权力平衡的政治制度
-
四、奉法者强的法律制度
-
五、民为邦本的惠民政策
-
六、王霸并用的对外国策
-
-
第三章 中国历史上衰乱之世的历史反思
-
一、皇权专制:治乱循环的政治根源
-
二、横征暴敛: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
三、文化清谈:国家衰败的深层原因
-
四、穷兵黩武:盛极而衰的重要原因
-
-
第四章 传统经典中的治理智慧
-
一、民为邦本:从《孟子·尽心下》说开去
-
二、谏太宗十思:《贞观政要》中的为君之道
-
三、治国九经:《礼记·中庸》中的治理思想
-
四、约己裕民:从《格言联璧·为政》篇说开去
-
五、民心至贵:《资治通鉴》中的为政之道
-
-
第五章 实现传统治理理念与制度的现代转换
-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二、坚持实事求是和人民至上的治理原则
-
三、守正创新:实现传统治理理念的创新性
-
四、推陈出新:实现传统典章制度的创造性转化
-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