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一書,是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鑽研中西方哲學三十餘年,並參考歷代專家學者的研究,對經典《老子》的全新詮釋。
老子是道家的創始者,他所謂的「道」,是指「究竟真實」而言,亦即要將人生依託在永恆不變的基礎上,再由此觀照人間,安排適當的言行方式,他在儒家之外,另闢一條更寬廣的路。
《老子》似乎是一面鏡子,人們總能藉它照見自己的長相,而未必說得清楚它原來的用意為何。人生在世,需要智慧。智慧是一道門檻,只有跨過去和跨不過去兩種。不懂《老子》的人,顯然還在門檻的一邊,還沒跨過去;藉由閱讀本書,不但能掌握《老子》的智慧,還能讓自己的人生活得更自在、更有智慧
老子是道家的創始者,他所謂的「道」,是指「究竟真實」而言,亦即要將人生依託在永恆不變的基礎上,再由此觀照人間,安排適當的言行方式,他在儒家之外,另闢一條更寬廣的路。
《老子》似乎是一面鏡子,人們總能藉它照見自己的長相,而未必說得清楚它原來的用意為何。人生在世,需要智慧。智慧是一道門檻,只有跨過去和跨不過去兩種。不懂《老子》的人,顯然還在門檻的一邊,還沒跨過去;藉由閱讀本書,不但能掌握《老子》的智慧,還能讓自己的人生活得更自在、更有智慧
- 版權頁
- 前言
-
老子 上篇道經
-
上篇 緒論
-
第一章 道,可道
-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
第七章 天長地久
-
第八章 上善若水
-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
-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
-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
-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
-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
-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
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
-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
-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
第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跡
-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
-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
-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
-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
-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
-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
-
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
-
老子 下篇德經
-
下篇 緒論
-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
-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
-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
-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
-
第四十九章 聖人常無心
-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
-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
-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
-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
-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
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
-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
-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
-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
-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
-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
-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
-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
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
-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
-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
-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
-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
-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