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理論的世代:廖朝陽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2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26815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理論──尤其是不專為文學批評而生的批判理論──於文學研究有何「用處」?文學研究除了鑽研文本,是否可能積極回應現實的變化乃至引領思想的突破?曾任教臺大外文系三十餘年的廖朝陽,是臺灣比較文學、外國文學領域的理論領頭人物,對東西方思想涉獵深廣,見解獨到,多次帶動外文學門的思潮更迭。本書集結他與十位中生代理論學者的最新研究,題材包括後人類理論如何帶來大破大立的倫理行動、「空」如何織造關係連結、在記憶短路的二十一世紀如何執行知識傳遞、同志愛如何做為共群政治的範式、新自由主義的歷史與哲思辯論、臺灣定位的再思、記憶的救贖可能、聲音技術的後人類面向、數位時代的分割性美學等。文集所呈現的理論,並不抽象飄渺,反而透露深切的「務實」感,在災難已成生活日常的當代,企圖改造思維形式,實踐廖朝陽所言的「對思維本身進行思維」,以此介入現實。
  • 編輯前言
  • 推薦序 我看理論世代/劉毓秀
  • 理論的原初與更新
    • 內造思維與後人類倫理:物種特性的觀點/廖朝陽
    • 理論與親密性/李鴻瓊
    • 何為世代?為何理論?/吳建亨
    • 無/用的空白:談廖朝陽倫理論述中「延」與「返」操作的要義/林明澤
  • 基進政治與當代性的反思
    • 債務與罪責:兼論安那其反抗與生命想像/黃涵榆
    • 以同志為範式的愛的政治:釣人或共群做為方法/朱偉誠
    • 天下與萬國之外的臺灣/邱彥彬
    • 班雅民的歷史天使:論石黑一雄《未得安撫者》中的「迸出式回憶」與「彌賽亞時刻」/蔡佳瑾
  • 媒介,或思維之技術
    • 蕈菇即媒體:從道爾的超自然書寫檢視蕈菇之媒/黴體性/蘇秋華
    • 《記憶回放~AI的遺言》:語音助理與後人類倫理/周俊男
    • 從視覺轉向到經驗轉向到認識論轉向:再探新媒體研究,兼論數位新想像/陳春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