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葉輝在台推出的第一本文化╱文學評論集,他以評論家身分為人所悉。
透過深入淺出而細緻的筆觸,介紹中西方各文學家的重要作品。
融合新聞寫作的「新鮮度」,同時具備書評寫作的縱深。
葉輝筆下吞吐的知識量向來相當豐富。透過他巧手轉化,文字融合了思辯與情感,觀照視域遂進入事物的極細極微處,宛如《夢溪筆談》中那名憑藉貓眼寬窄變化認出牡丹乃「日中時花」的絕妙鑑賞家。
「每一本舊書都有一個故事。」在香港、波士頓四處搬遷的幾年,葉輝重新尋回╱發現那些有意思的作家:汪曾祺、張愛玲、殘雪、西西、黃碧雲、劉大任、陳映真;蘇珊‧桑塔格、昆德拉、品特、萊辛、紀德、馮內果……。
漫步於紙頁丘壑間,同時╱異代的文化心靈偶然相遇,擦撞出一段又段令人驚喜的思想火花。
封面文案 人學懂了認字,然後學懂了讀詩,才知道時間並不光光是數字或圖表,也可以是「春花秋月何時了」,「巴山夜雨漲秋池」,「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榮枯」。可時間始終還是時間。
本書特色 1. 葉輝在台推出的第一本文化╱文學評論集,他以評論家身分為人所悉。
2. 透過深入淺出而細緻的筆觸,介紹中西方各文學家的重要作品。
3. 融合新聞寫作的「新鮮度」,同時具備書評寫作的縱深。
透過深入淺出而細緻的筆觸,介紹中西方各文學家的重要作品。
融合新聞寫作的「新鮮度」,同時具備書評寫作的縱深。
葉輝筆下吞吐的知識量向來相當豐富。透過他巧手轉化,文字融合了思辯與情感,觀照視域遂進入事物的極細極微處,宛如《夢溪筆談》中那名憑藉貓眼寬窄變化認出牡丹乃「日中時花」的絕妙鑑賞家。
「每一本舊書都有一個故事。」在香港、波士頓四處搬遷的幾年,葉輝重新尋回╱發現那些有意思的作家:汪曾祺、張愛玲、殘雪、西西、黃碧雲、劉大任、陳映真;蘇珊‧桑塔格、昆德拉、品特、萊辛、紀德、馮內果……。
漫步於紙頁丘壑間,同時╱異代的文化心靈偶然相遇,擦撞出一段又段令人驚喜的思想火花。
封面文案 人學懂了認字,然後學懂了讀詩,才知道時間並不光光是數字或圖表,也可以是「春花秋月何時了」,「巴山夜雨漲秋池」,「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榮枯」。可時間始終還是時間。
本書特色 1. 葉輝在台推出的第一本文化╱文學評論集,他以評論家身分為人所悉。
2. 透過深入淺出而細緻的筆觸,介紹中西方各文學家的重要作品。
3. 融合新聞寫作的「新鮮度」,同時具備書評寫作的縱深。
-
卷一
-
貓眼和牛眼
-
肉食者不鄙
-
搓麵粉:語言和胸襟
-
《異鄉記》的民俗與荒涼
-
張愛玲的食事比興
-
新舊世界的連環對照―被刪節的〈小艾〉
-
《餘韻》的餘韻
-
《色‧戒》的戲中戲
-
她在衣服上穿戴著身體
-
皮蛋與鹽
-
一隻跳蚤三條命
-
封鎖裏的傳奇
-
齊齊綁架張愛玲
-
《文字的再生》劄記
-
《末日酒店》:六個影子的夢與嘆息
-
井底的剪刀―管窺殘雪
-
秋陽似酒及其他
-
蔣子丹 一二三
-
「纍纍」―話說陳映真與香港
-
洪水故事
-
鬍子為甚麼有臉
-
小說與電視劇
-
吃糖和小說
-
說話
-
「離開/歸來」的遊戲
-
廢名的「宇宙」
-
愛若永不平等,讓我愛得更深―寫給陳耀成的《情色地圖》
-
-
卷二
-
我所認識的哈洛‧品特
-
萊辛‧共產黨‧《此時‧此刻》
-
萊辛與貓:貓的一生就是人的一生
-
萊辛與蘇菲主義
-
略薩:絛蟲和怪獸的異議
-
作品與蜘蛛―思考一個故事
-
小說的智慧
-
Litost:羞辱與報復
-
《相遇》與《一個人到世界盡頭》
-
桑塔格論小說、攝影與道德
-
紀德‧奈帶奈藹‧帕呂德
-
死亡.少女.剝光豬
-
可以吃的女人
-
搬家.時震.馮內果
-
永生的童話
-
兩本毫無關係的書
-
追趕自己的帽子
-
歲月的泡沫
-
一首香頌的因緣
-
忘情水與第三岸
-
孩子哭喊,震駭了每一座變黑的教堂
-
我‧我們‧我們感
-
身體怨曲
-
菲臘羅夫:遍佈污點的人生
-
行話:菲臘羅夫的「小說地圖」
-
非洲的「涅麻」
-
疾病與文學
-
薩義德‧音樂‧東西方
-
上帝,你還在嗎?
-
時間:花與果的生命樹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