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在懷疑與信任之間:醫病心樂章

出版日期
2019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72570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挖掘醫療現場真實的感動,傳遞醫病互動的真善美
我們希望挖掘醫療現場真實的感動,帶動善的循環,在這樣的初心發想下,協會開始舉辦「醫病『心』聲.『新』聲」徵文比賽。藉由邀請醫病雙方分享彼此間互動的心路歷程以及感人的醫病故事,為緊張的醫病關係注入暖流。
本書從「醫病關係」、「當醫護變病人」、「安寧、善終與病人自主權利法」、「醫之初:醫學生的成長之旅」四大主題選出二十四篇得獎的文章。在每篇文章之後,輔以漫畫呈現故事中精彩片段,並就故事中涉及的醫療溝通或醫療知識提供相關問答,期能讓這些故事化為橋樑,傳遞醫病互動的真善美,拉進彼此的距離,彌補目前醫病溝通相關資訊的缺口。

專訪各界名家,分享寶貴經驗
書中特別專訪各界名家分享寶貴經驗,包括:楊育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王明鉅(台大醫學院麻醉科教授)、王志嘉(三軍總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洪惠風(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偉春(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蔡甫昌(台灣大學生醫倫理中心主任)、楊玉欣(罕病天使,立法院榮譽顧問)、楊秀儀(陽明大學公衛所政策與法律組副教授)、吳麗萍(儂儂國際媒體集團董事長)、黃光琪(台灣護理學會專業發展組組長)、蘇昭蓉(蘇天財文教基金會董事執行長)、陳志漢(紀錄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導演)、周怡芬(社團法人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更可以讓讀者延伸了解相關議題。

【感動推薦】
于大雄 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王秀紅 台灣護理學會理事長
王碧霞 社團法人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理事
高山青 三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張瑜鳳 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法官
鄒繼群 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院長
陳昭姿 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董事長
陳文雯 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執行長、
黃旭田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士林分會會長
詹怡宜 TVBS新聞部總監
蔡忠翰 牙醫師
劉思銘 資深音樂人
謝銘洋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序)

相信經由仔細閱讀此書,讀者們可更加深入了解醫療及醫病之間的本質與內容,也可在各項關鍵議題上獲益。也藉此對本書諸多專家學者們的貢獻與經驗分享,致上個人最高之敬意。-于大雄(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

本書收錄《感動護理,感謝有你》、《愛從未離開》、《當護理師變病患》等許多關於天使之愛的生命故事。當疾病來襲時,在醫病互動的過程中,無論是醫療照護、法律或倫理層面,牽涉其中的多方都面臨許多抉擇與挑戰;病人及家屬接觸到醫師、護理師、社工師與物理治療師等醫療團隊人員,交織出無數個屬於每個人的生命樂章。經歷種種形態的醫病互動過程後,驀然回首,我們將恍然頓悟,原來「信任」是一切醫/護病互動的基礎,而「愛」是唯一的答案。-王秀紅(台灣護理學會理事長)

在近兩屆的醫病心聲徵文活動中,接觸許多感人事蹟及心得分享,都是愛、善良人性的寫照,讓我對台灣醫病和諧關係的推動有莫大的信心和期待。
本書收錄精彩的醫病心聲徵文,配合主題問答及名家專訪,內容豐盛,值得醫病相互交匯體認,是當今社會促進醫病和諧關係的一帖溫馨劑。-高山青(三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醫療技術與專業,固然足以處理疾病本身,但是為了照顧「病人們」,醫療團隊需要學習具備的,不只是與時精進的醫學技能而已,更重要的是,妥善面對病醫關係,維繫病人的自主與尊嚴,誠心關懷與溝通,這也是我當年在美國進修感受的第一個震撼的實質意義:同理心,將心比心。
這一本書,記述了每個人終其一生無法避免的生老病死所衍生的故事,來自病人、家屬與醫療團隊最忠實的主動分享。震撼、憤怒、悲傷、溫暖、感恩、反省、領悟、學習等各種情愫混雜其中。這是一本可以細細品味用心閱讀的生命之書。-陳昭姿(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董事長)

醫病關係與律師和當事人間的關係極為相似,只不過醫療的結果與官司的結果相比,更不容易預測,而且往往發展更快,尤其更可怕的是常常敗了就無法上訴救濟。因此如何告訴醫護人員要治「病」,更要治「人」;並同時提醒病人及家屬,不要成為良醫仁護的奧客殺手,就成為當前台灣社會的重要課題。欣見社團法人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出版的這本《在懷疑與信任之間:醫病心樂章》,為醫病間架起橋樑,讓醫護與病人及家屬能相互聆聽與理解。謝謝你們的努力!也鄭重向大家推薦。-黃旭田(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士林分會會長)

本書是醫病關係真實䅁例的寫照,輔以名家實務經驗分享,值得醫護界及一般民眾參考!-王碧霞(社團法人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理事)

本書以真實故事展現白色巨塔內的人性與溫馨,還有實用的醫療常識,確實是值得珍藏的一本善書。-張瑜鳳(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法官)

書中溫暖的醫病互動故事以及對醫療過程的詳細解說,無疑為紛爭頻仍的現今醫療環境,指出一條定紛止爭的明路。-鄒繼群(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院長)

期待本書能重啟醫病之對話,透過相互瞭解而建立同理心,共同找回「醫之初,性本善」的美好,攜手為病人謀求更佳的醫療與支持。-陳文雯(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執行長)

這本書讓新聞人既熟悉又詫異。熟悉的是故事和新聞一樣真實且實用,詫異的是,故事的精采並非來自衝突,而是和諧。真實的和諧令人驚喜。-詹怡宜( TVBS新聞部總監)

在醫病關係緊繃的今日,感謝本書出版讓醫病角色得以換位思考,並讓醫界同仁獲得正向能量,繼續努力。-蔡忠翰(牙醫師)

醫病關係往往是最堅強也是最脆弱的存在,當生命面臨考驗,患者對於醫生是其中之一,但對家屬卻是唯一。只有人性的光才能照亮前路行過幽谷,看這本書,讓我看見了那道光。-劉思銘(資深音樂人)

充滿愛與關懷的良好醫病關係,是減少並解決醫療糾紛的良方,本書的實際案例令人感動,是最好的詮釋!-謝銘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 推薦序 醫病心樂章/于大雄
  • 推薦序 「愛」是唯一的答案/王秀紅
  • 推薦序 以人為本的醫病關係/高山青
  • 推薦序 一起學習互信互恤的病醫關係/陳昭姿
  • 推薦序 為醫病架起溝通的橋樑/黃旭田
  • 出版緣起 挖掘醫療現場真實的感動,用愛溝通/黃鈺媖
  • 第一部——你能懂的醫病關係
    • 醫療沙漠中,開出美好的花/於淑娟
      • ●病人大哉問:病人病情變化莫測,如何與醫院保持及時通報管道?
      • ●醫療人員超給力:身為第一線調解醫療糾紛的工作人員,該抱持什麼樣的心態與溝通方式?
      • ●醫病溝通大補帖:目前醫院內外已經有哪些溝通關懷調處機制和管道?
      • ●江湖在走,法律要懂: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
    • 我的信心之旅,有你真好/王婉婷
      • ●病人大哉問
      • ●醫療人員超給力:請問廖醫師,如何能在龐大的工作壓力下,仍面帶微笑鼓舞病人?
    • 醫務人員的好朋友/陳曉韻
      • ●病人大哉問:在做放射線檢查時,要注意那些安全措施?
      • ●醫療人員超給力:醫院放射科工作相關人員,是否會有健康之虞,有何防護與補救措施呢?
      • ●醫病溝通大補帖:對於兒童病患,醫護人員需具備何種溝通技巧,才能讓治療過程順利進行?
    • 陪您一圓走路的夢/許舒雯
    • 微光‧閃耀/張文榮
      • ●病人大哉問:腸造口,也就是俗稱的人工肛門,適用於什麼樣的患者?是否很難照顧?
      • ●醫療人員超給力:「死亡病例討論會」的由來、程序、目的和學習重點為何?
    • 如果有天堂,那會是什麼模樣?/周佩君
      • ●病人大哉問:醫院社工師扮演什麼角色?如何請社工師協助申請醫療及生活費用補助?
      • ●醫療人員超給力:面臨照顧像翔翔這樣的病人,醫療人員情何以對?
    • 護理是事業,更是我的志業/吳婷婷
      • ●醫療人員超給力:何謂為病人召開的專科與全人會議,用意與功能何在?
      • ●醫病溝通大補帖:何謂提供病方「第二意見」,近年來推動的「醫病共享決策」和傳統有什麼不同?
    • 立正.敬禮/鄭珮姍
      • ●病人大哉問
      • ●醫療人員超給力:一般脊損患者在初期治療後,必須仰賴艱辛的復建,治療師如何與病人攜手合作,並在病患心情低落時為他加油打氣?
    • 我們在乎您/孫美華
      • 名家專訪
  • 第二部——當醫護變病人
    • 感動護理,感謝有妳/侯名娟
      • ●病人大哉問
      • ●醫病溝通大補帖:病人在瀕死或過世時,會有哪些常出現的徵狀,可以請護理人員協助照護?
      • ●江湖在走、法律要懂
    • 愛從未離開/黃燕琴
      • ●病人大哉問:台灣護理人員的養成教育與遴選制度為何?醫院內的護理人員有哪些類別、級別與職掌?
    • 當護理師變病患/簡鈺雯
    • 因為您是我的家人/沈芳吉
      • ●病人大哉問:「插管」是常聽到令人心驚膽跳的醫療措施,什麼時候需要插管,何時才能拔管?文中病人又是在何種情況下,雙手需要被約束不能自由動彈?
    • 當醫師就是家屬/夏效中
      • ●醫病溝通大補帖:當有緊急狀況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呼叫救護車,使用救護車需要付費嗎?有需要自行叫車時,該如何選擇合格的救護車業者呢?
      • 名家專訪
  • 第三部——安寧、善終與病人自主權利法
    • 最後的陪伴/林慧婷
      • ●病人大哉問:心臟瓣膜置換術適用於哪些病人?開心風險是否非常高?
    • 鄭重老師,珍重/熊宜真
    • 全人之美:不讓遺憾劃下句點/林芃萱
      • ●病人大哉問
      • ●病人大哉問:醫院病房是否需男女分房?還有哪些住院的規定需要注意?
      • 名家專訪
  • 第四部——醫之初:醫學生的成長之旅
    • 黑暗之光,他的故事/王妤珊
      • ●病人大哉問:口咽癌的主要症狀為何,罹患原因是因為抽菸、喝酒、吃檳榔嗎?
    • 從「心」出發/王思源
    • 青鳥/陳玟伃
    • 醫線情/陳婉亭
      • ●病人大哉問:何謂CPR?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施作?
    • 謝恩師|記大體解剖課/王妤珊
      • ●醫病溝通大補帖:什麼是大體捐贈,相關的程序與條件為何?
    • 白紙上的暗號/林家揚
      • 名家專訪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