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今天遇見第三人生:長照醫師在診療時記錄生老病死每一刻,讓你學會照護長輩、從容迎接晚年生活

出版日期
2025/06/27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27580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收錄於此書展...

~第三人生不會自動展開,唯有提早準備才能開創熟齡新篇章~ 超高齡社會來臨,你的「第三人生」準備好了嗎? 第一人生:從出生到就業前,成長與學習的起點。 第二人生:工作與成家的黃金時期,奮鬥與承擔並行。 第三人生:50歲後的嶄新旅程,再次學習與實現理想生活的機會。 《今天遇見第三人生》帶你走進老年身心靈的真實世界: 與生老病「師」相伴的日常、預習老後人生的關鍵課題、居家照護與長照機構的抉擇, 提供具體的省思與方法,助益每一位走在照護路上的你。 ❤ 深獲各界暖心推薦 ❤ 安寧長照醫師、心理諮商師、職能治療師、長照營養師、公益團體、長期照護者、藝人。 ❤ 這本書獻給 ❤ 每一位走在照護路上的銀髮族、家庭照護者、照服員、社工,以及正預習老去的你。 ——走進超高齡社會,看見長照的現在與未來—— 長照專科醫師 × 家庭照護實錄金醫師以第一線經驗,深刻書寫生老病死的故事, 帶你理解失智症、長照困境與照護者的真實心聲。 ——不靜默等待,而是開創與照亮第三人生—— 從照顧家人開始,預習自己的老後人生, 懂得照護、活得健康、實現夢想,讓人生最後一章發光。 ——第三人生是長壽健康的禮物—— 愛爾蘭成人教育學家愛德華.凱利(Edward Kelly)率先提出「第三人生(Third Act)」的概念。第一人生是「成長學習時期」、第二人生是「成家立業時期」、第三人生則是「再次成長和學習時期」,即是每個人只要活得夠久,都會有所謂的「第三歲月」,但不一定有「第三人生」,差別就在擁有「第三歲月」的人,若懂得再次「活到老、學到老」的態度,才機會擁有自己的「第三人生」。這本書獻給每一位走在照護路上的人:銀髮族、家庭照護者、照服員、社工,以及正預習老去的你。 《今天遇見第三人生》是一位韓醫師在長照機構和家庭照護現場的親身記錄,帶你走進老年生命的真實世界。 本書三個單元:與生老病「師」相伴的日常、預習老後人生的關鍵課題、居家照護與長照機構的抉擇。提及目前及未來「長照」所面臨的現實面,包含:醫療照護、患者身心、照護者及為人子女的心情與困境,進而促使大家思考未來個體、父母年老的議題,或更具體的規章制度,非常有助益。 透過數十篇散文,講述中風母親因愛堅持運動、百歲奶奶用歌聲迎接每一天、失智夫妻互相扶持到最後、患者與藝術共舞的療癒,以及年輕照護者的自省與淚水……,這些故事充滿了生命的勇氣、堅持與愛的力量。 文末提供「選擇長照機構須知」,說明最適切的考量因素與機構類型,期盼大家有尊嚴地度過美麗開朗的「第三人生」! 本書特色 ●真實記錄與溫暖敘述—情感共鳴作者融合醫學專業與個人照護經歷,以日記形式記錄療養院中發生的生老病死。透過細膩的筆觸和感人的故事,讓大家反思自己的人生價值。 ●提早預習和面對老化—預習年老的你透過長者的生命故事,汲取生活智慧,並學習珍惜當下與提早規劃未來。 ●提升應對技巧與建立信心—照護者從故事中幫助照護者調適心理狀態,增強應對及挑戰的信心。 ●選擇長照機構須知—不茫然老人機構對現代人的需求越來越多,本書能讓你快速掌握重點,並根據台灣國內狀況及考量因素,提供最適切的照護建議。 ●樂活筆記—活到老學到老每篇文章末附樂活筆記,從中獲得更多啟發與省思。 【WHO需要這本書】 ✓40歲~銀髮以上 ✓正照護長輩的子女 ✓想為自己規劃晚年者 ✓夫妻相伴,彼此照顧的配偶 ✓關心生命議題研究者 ✓社福、醫療、心理、社工相關從業者 【蔚藍文化延伸閱讀】 ▸ 10秒矯正姿勢練習操 ▸ 小病自療,家庭常備偏方大全 ▸ 一看就懂!年輕人的健康說明書 ▸ 3C時代孩子護眼全攻略專文推薦潘懷宗│教授/博士/中廣健康節目主持人許禮安│醫師/高雄市張啓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郭大維│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高有智│侒可傳媒策略長&《創新照顧》雜誌總編輯林振冬│柳營奇美醫院行政副院長李絲絲│前誠品書店Cooking Studio資深企劃/自由文字工作者暖心推薦蘇益賢│臨床心理師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劉仲彬│臨床心理師/善言心理治療所所長楊昀霖│吱吱復健x楊昀霖職能治療師唐從聖│全方位藝人林俐岑│長照居家營養師朱為民│臺中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 (皆按姓氏筆畫多至少排列) 作者|金珍賢一位從事韓醫職業超過15年的醫生,秉承「頭腦中的記憶可能消失,但手寫的記錄永存!記錄!生存!」的座右銘,努力將家庭、工作和日常生活的一切記錄在日記本中。畢業於梨花女子大學和大邱韓醫大學,自2012年起,金珍賢在一家療養醫院工作,本書記錄了自己診療老年患者的經驗和想法,深入思考和探討人類的晚年生活。從2019年開始,還在家中照顧患有阿滋海默症的岳父,成為一名照護者,並與丈夫共同承擔家庭護理的責任。透過這本結合了過去10年在病房的日記和3年護理日記的書籍,本人希望作為療養醫院的工作人員和家庭護理的經驗者,分享自己近距離觀察老年人的生老病死過程中對生活、衰老、疾病和死亡的深刻見解和故事。 譯者|林季妤來自台南,台灣大學社會系畢。喜愛文學和作夢,在複雜的語言世界裡翻滾,嘗試更多溝通,是目前最快樂的事。譯有《雲畫的月光》、《全知讀者視角》、《不婚的城市》等,曾入圍第一屆臺灣年度優秀韓國翻譯圖書獎。賜教信箱:ivria@livemail.tw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