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急診人文4.0 序
人文就是以人為本、關心人的文化。醫療事業關心的對象當然是人,從養成教育的場所—醫學院的評鑑,到執業場域的醫院評鑑,其精神都是在強調醫學倫理和以病人為中心的作為。醫學院要追求卓越不能忽視人文,醫院追求利潤不能違反倫理。再者,目前社會上充斥者緊繃的醫病關係,極需正確的觀念和方法來導正,人性的關懷、溝通和互動是不二法門,所以醫學一定要重視人文,培養醫學生和醫師都具有人文的素養。我給﹁醫學人文﹂下的定義是,在從事醫療行為的前、中、後時期所展現出來的風範,足以形成良善的氛圍,並促進醫療行為的進行,提升服務的品質,讓人有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的感覺。
急診醫學人文又特別重要,因為急診的特性—在急診講話都很大聲而且快速,會讓人覺得急診醫護人員很沒有氣質,在急診經常提醒人文的重要並留意聲量的控制,可以平衡先天上的不利環境。急診室又是一個高風險場域,醫護人員易遭受暴力相向,醫療糾紛和病人投訴的機率也比較高,在在需要良好的溝通,這是我撰寫急診人文重要的背景因素之一。
急診人文的內涵是很廣的,我認為除了醫學知識、技能和硬體建築以外,急診人所關心的事項,都屬於急診人可以討論的範疇。自西元二○二二年七月到二○二三年六月,我在台北榮民總醫院急診部推動了一個為期一年的﹁急診人文系列課程﹂,使我有機會再次認真審視「急診人文3.0」這本書,再加上上課時的互動及靈感,因而增加了很多內容,期使急診人文的論述更加完整充實,以嘉惠我急診人,故有「急診人文4.0」的增修版問市。
為突顯個案討論的重要性,我們將第四章節有關倫理的個案探討部份獨立出來另成一章節,並增加了四個個案,其餘增加內容較多的章節包括:第三章 急診醫師的價值和社會責任;第四章 醫療倫理與法律及規定;第六章 溝通技巧與防止醫療糾紛;第七章 溝通個案實例探討;第八章 慈濟文化對急診人文的影響;第九章 漫談幸福急診室;第十二章 急診的迷失;第十三章 如何建立優質的急診照護團隊;第十四章 如何在急診做到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第十六章 急診暴力防制的困境及解決之道;第二十三章 不可忽視的醫療浪費。
「急診人文」是一個曲高和寡卻愈來愈受到重視的課題,大家都說很重要卻又不願意開辦「急診人文系列課程」,這種「認知與行動」差距的矛盾心態,真的是耐人尋味。我有心無償到各院做「急診人文教育」系列演獎,可是迄二○二三年急診人文4.0出版為止,有邀請我演講急診人文議題的醫院、學校或社會團體,總數不超過10個,而請我開辦帶狀系列課程的醫院只有三家。我有十足的耐心,繼續努力推廣急診人文,期使未來的急診人都具有人文的素養,民眾都有正確的急診觀念,這才是推動急診的最終目的。
本書雖名為「急診」人文,所舉個案皆發生在急診室,然而其論述內涵和運用原理,均適用於其它領域,完全適合所有醫療人士的閱讀,其中一個章節還適合民眾閱讀。歡迎醫界先進及同好不吝給予指教,希望他(她)們在行醫的道路上一帆風順,祝福他(她)們。
胡勝川 序於胡廬
西元二○二三年 八月
人文就是以人為本、關心人的文化。醫療事業關心的對象當然是人,從養成教育的場所—醫學院的評鑑,到執業場域的醫院評鑑,其精神都是在強調醫學倫理和以病人為中心的作為。醫學院要追求卓越不能忽視人文,醫院追求利潤不能違反倫理。再者,目前社會上充斥者緊繃的醫病關係,極需正確的觀念和方法來導正,人性的關懷、溝通和互動是不二法門,所以醫學一定要重視人文,培養醫學生和醫師都具有人文的素養。我給﹁醫學人文﹂下的定義是,在從事醫療行為的前、中、後時期所展現出來的風範,足以形成良善的氛圍,並促進醫療行為的進行,提升服務的品質,讓人有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的感覺。
急診醫學人文又特別重要,因為急診的特性—在急診講話都很大聲而且快速,會讓人覺得急診醫護人員很沒有氣質,在急診經常提醒人文的重要並留意聲量的控制,可以平衡先天上的不利環境。急診室又是一個高風險場域,醫護人員易遭受暴力相向,醫療糾紛和病人投訴的機率也比較高,在在需要良好的溝通,這是我撰寫急診人文重要的背景因素之一。
急診人文的內涵是很廣的,我認為除了醫學知識、技能和硬體建築以外,急診人所關心的事項,都屬於急診人可以討論的範疇。自西元二○二二年七月到二○二三年六月,我在台北榮民總醫院急診部推動了一個為期一年的﹁急診人文系列課程﹂,使我有機會再次認真審視「急診人文3.0」這本書,再加上上課時的互動及靈感,因而增加了很多內容,期使急診人文的論述更加完整充實,以嘉惠我急診人,故有「急診人文4.0」的增修版問市。
為突顯個案討論的重要性,我們將第四章節有關倫理的個案探討部份獨立出來另成一章節,並增加了四個個案,其餘增加內容較多的章節包括:第三章 急診醫師的價值和社會責任;第四章 醫療倫理與法律及規定;第六章 溝通技巧與防止醫療糾紛;第七章 溝通個案實例探討;第八章 慈濟文化對急診人文的影響;第九章 漫談幸福急診室;第十二章 急診的迷失;第十三章 如何建立優質的急診照護團隊;第十四章 如何在急診做到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第十六章 急診暴力防制的困境及解決之道;第二十三章 不可忽視的醫療浪費。
「急診人文」是一個曲高和寡卻愈來愈受到重視的課題,大家都說很重要卻又不願意開辦「急診人文系列課程」,這種「認知與行動」差距的矛盾心態,真的是耐人尋味。我有心無償到各院做「急診人文教育」系列演獎,可是迄二○二三年急診人文4.0出版為止,有邀請我演講急診人文議題的醫院、學校或社會團體,總數不超過10個,而請我開辦帶狀系列課程的醫院只有三家。我有十足的耐心,繼續努力推廣急診人文,期使未來的急診人都具有人文的素養,民眾都有正確的急診觀念,這才是推動急診的最終目的。
本書雖名為「急診」人文,所舉個案皆發生在急診室,然而其論述內涵和運用原理,均適用於其它領域,完全適合所有醫療人士的閱讀,其中一個章節還適合民眾閱讀。歡迎醫界先進及同好不吝給予指教,希望他(她)們在行醫的道路上一帆風順,祝福他(她)們。
胡勝川 序於胡廬
西元二○二三年 八月
- 急診人文4.0序
- 急診人文3.0序
- 再版序
- 自序
-
急診人文
-
第一章 我國急診醫學發展史
-
第二章 我國緊急醫療救護的早期發展
-
第三章 急診醫師的價值和社會責任
-
第四章 急診醫療倫理與法律及規定
-
第五章 倫理與法律個案實例探討
-
第六章 溝通技巧與防止醫療糾紛
-
第七章 溝通個案實例探討
-
第八章 慈濟文化對急診人文的影響
-
第九章 漫談幸福急診室
-
第十章 急診醫師的生涯規劃
-
第十一章 急診醫師的迷失
-
第十二章 急診的迷失
-
-
急診經營管理
-
第十三章 如何建立優質的急診照護團隊
-
第十四章 如何在急診做到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
-
第十五章 如何做到以住院醫師為中心之全方位教學
-
第十六章 急診暴力防制的困境及解決之道
-
第十七章 急診的空間規劃
-
第十八章 從評鑑探討急診經營之道
-
第十九章 急診全面資訊化
-
第二十章 急診的管理
-
第二十一章 如何因應急診壅塞
-
第二十二章 醫院如何因應PFM評鑑
-
第二十三章 不可忽視的醫療浪費
-
第二十四章 急診檢傷分類
-
-
《有關教育訓練》
-
第二十五章 高品質的住院醫師訓練
-
第二十六章 RRC試評後檢討
-
第二十七章 急診住院醫師訓練的困境與解方
-
第二十八章 複合式創新教學
-
第二十九章 milestone和EPA評核新攻略
-
第三十章 教學有感小插曲
-
第三十一章 如何準備急診專科醫師考試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6267167/35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