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白马非马:《公孙龙子》的智慧:逻辑学、语言学、哲学三维解析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52013348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公孙龙是战国后期著名的逻辑学家和辩士,其著作《公孙龙子》是先秦名辩学派至今尚存的唯一完整文献。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立足于《公孙龙子》六篇文本,进行详细校注、今译、英译和注疏,重新整理和编排顺序,并运用文史互证等方法,探求公孙龙思想发展的轨迹,以重建公孙龙的思想体系。下编将公孙龙的思想分为逻辑学、语言学和一般哲学,分别结合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欧陆语言分析哲学和西方形而上学思想,进行了多学科的分析和对比研究。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自序
  • 目录
  • 上编 《公孙龙子》文本注疏与公孙龙思想的勾连
    • 第一章 《公孙龙子》六篇注译与疏解
      • 第一节 《白马论》注译与疏解
      • 第二节 《坚白论》注译与疏解
      • 第三节 《通变论》注译与疏解
      • 第四节 《指物论》注译与疏解
      • 第五节 《名实论》注译与疏解
      • 第六节 《迹府》注译与疏解
    • 第二章 《公孙龙子》文本研究与公孙龙思想重建
      • 第一节 透过“史”的迷雾,寻求“思”的本源
      • 第二节 牢固树立以文本为研究之本的主导思想
      • 第三节 立足于各篇主旨与内容的分析和解释
      • 第四节 今译与英译作为原作思想的再现与延伸
      • 第五节 从篇目顺序看公孙龙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六节 连接诸篇要旨,重现公孙龙思想的结构
    • 第三章 公孙龙其人其书其思想述要
      • 第一节 志士:以天下为己任
      • 第二节 察士:有察慧,识大体
      • 第三节 辩士:言是而计当
      • 第四节 通变:知古今之变
      • 第五节 体道:常守正而不惑
      • 第六节 崇圣:至矣哉!古之明王
      • 尾声 辩者身后
  • 下编 《公孙龙子》的多学科研究与公孙龙的世界
    • 第四章 公孙龙的逻辑学思想研究
      • 第一节 公孙龙逻辑学思想的特征与基础
      • 第二节 公孙龙逻辑学思想的挖掘与表述
    • 第五章 公孙龙的哲学思想研究
      • 第一节 公孙龙哲学的一般特征与理论渊源
      • 第二节 公孙龙哲学的本体论与认识论
    • 第六章 公孙龙的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 第一节 公孙龙语言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公孙龙的语言哲学思想分析
    • 第七章 大风遗响,知音渺茫
      • 第一节 百家争鸣及其衰落之象
      • 第二节 两汉的评论与魏晋之著录:西晋隐者鲁胜的《墨辩注叙》
      • 第三节 盛唐到明清,大隐与坚守:明人程智的《守白论》
      • 第四节 民国之研究,古典之复兴:胡适的《先秦名学史》
    • 结语 现代社会中,我们还需要明辨/名辩学吗?
  • 附录
    • 一 《公孙龙子》诸篇关键词例释
    • 二 《公孙龙子》现代汉语版本
    • 三 《公孙龙子》主要外文版本
  • 参考文献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