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现代汉语语法教程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14129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内容包括:语法概说,实词的特征、应注意的用法及部分相关句式,虚词的特征、应注意的用法及部分相关句式,动态,补语及其种类,部分特殊句式和特殊格式、复句等。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语法概说
    • 1.1 什么是语法
    • 1.2 语法单位
      • 1.2.1 语素
      • 1.2.2 词
      • 1.2.3 短语
      • 1.2.4 句子
    • 1.3 四级语法单位的关系
    • 1.4 语素和汉字的关系
    • 思考与练习(1)
    • 1.5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 1.5.1 现代汉语主要的语法特点
      • 1.5.2 汉语的词类和句子成分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 1.5.3 汉语有丰富的量词
    • 思考与练习(2)
    • 1.6 汉语的词类
      • 1.6.1 词类划分的依据
      • 1.6.2 词类概观
      • 1.6.3 词的兼类和词类的活用
    • 思考与练习(3)
    • 1.7 短语
      • 1.7.1 短语的结构类型
      • 1.7.2 短语的功能分类
      • 1.7.3 复杂短语
      • 1.7.4 短语结构层次分析
      • 1.7.5 歧义短语(多义短语)
    • 思考与练习(4)
    • 1.8 句子成分
      • 1.8.1 主语和谓语
      • 1.8.2 述语和宾语
      • 1.8.3 定语
      • 1.8.4 状语
      • 1.8.5 补语
      • 1.8.6 中心语
      • 1.8.7 独立成分
    • 思考与练习(5)
    • 1.9 句子的分类
      • 1.9.1 句型
      • 1.9.2 句式
      • 1.9.3 句类
    • 思考与练习(6)
  • 第二章 实词的特征、应注意的用法及部分相关句式
    • 2.1 名词及其应注意的用法和部分相关句式
      • 2.1.1 名词主要的语法特征
      • 2.1.2 名词的类别
      • 2.1.3 名词及相关词语的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 思考与练习(7)
    • 2.2 动词及动词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 2.2.1 动词的语法特征
      • 2.2.2 助动词的运用
      • 2.2.3 趋向动词及应注意的问题
      • 2.2.4 离合词
      • 2.2.5 动词重叠式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2.2.6 “有”构成的句子
      • 2.2.7 心理动词及其句式
      • 2.2.8 不及物动词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 思考与练习(8)
    • 2.3 形容词及比较句
      • 2.3.1 形容词
      • 2.3.2 形容词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 2.3.3 比较句
    • 思考与练习(9)
    • 2.4 数词
      • 2.4.1 基数词
      • 2.4.2 序数词及不同意义序数的表示方式
      • 2.4.3 倍数的表示
      • 2.4.4 分数的表示
      • 2.4.5 概数的表示
      • 2.4.6 “两”与“二”的运用
    • 思考与练习(10)
    • 2.5 量词及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2.5.1 量词的分类
      • 2.5.2 量词的语法特征
      • 2.5.3 注意量词与名词意义的联系
      • 2.5.4 名量词与名词的组合
      • 2.5.5 兼名量和动量的量词
      • 2.5.6 不定量词“点儿”与“些”
    • 思考与练习(11)
    • 2.6 代词
      • 2.6.1 人称代词
      • 2.6.2 指示代词
      • 2.6.3 疑问代词及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思考与练习(12)
    • 2.7 副词及某些副词的运用
      • 2.7.1 副词的种类
      • 2.7.2 副词的语法特征
      • 2.7.3 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 2.7.4 部分副词的基本用法及相关句式
    • 思考与练习(13)
  • 第三章 虚词的特征、应注意的用法及部分相关句式
    • 3.1 介词及与介词相关的句式
      • 3.1.1 介词的语法特征
      • 3.1.2 某些介词的用法
      • 3.1.3 “连”字句
    • 思考与练习(14)
    • 3.2 连词及其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3.2.1 连词的分类
      • 3.2.2 连词的语法特征
      • 3.2.3 连词和介词的兼类
      • 3.2.4 连词“并”及副词“并”
      • 3.2.5 连词的省略
    • 思考与练习(15)
    • 3.3 助词
      • 3.3.1 什么是助词
      • 3.3.2 助词的分类
      • 3.3.3 助词的使用
    • 思考与练习(16)
    • 3.4 语气词
      • 3.4.1 语气词及其特点
      • 3.4.2 语气词的分类
    • 思考与练习(17)
  • 第四章 动态
    • 4.1 动态助词和语气词表示动态
      • 4.1.1 “了”的运用
    • 思考与练习(18)
      • 4.1.2 “着”的运用
    • 思考与练习(19)
      • 4.1.3 “过”的运用
    • 思考与练习(20)
    • 4.2 副词“在、正、正在”表示动态
    • 4.3 虚化的趋向动词表示动态
      • 4.3.1 “起来”表示动态
      • 4.3.2 “下来、下去”表示动态
    • 思考与练习(21)
  • 第五章 补语及其种类
    • 5.1 补语与中心语
    • 5.2 充当补语的词语
      • 5.2.1 补语主要由动词、形容词性词语充当
      • 5.2.2 介词短语也可以充当补语
      • 5.2.3 少数程度副词也可以充当补语
      • 5.2.4 量词短语也常常充当补语
    • 5.3 补语的语义分类
      • 5.3.1 结果补语
      • 5.3.2 状态补语
      • 5.3.3 程度补语
      • 5.3.4 趋向补语
      • 5.3.5 可能补语
      • 5.3.6 动量补语
      • 5.3.7 时段补语
      • 5.3.8 时点补语
      • 5.3.9 处所补语
    • 思考与练习(22)
  • 第六章 部分特殊句式和特殊格式
    • 6.1 “被”字句
      • 6.1.1 “被”字句的语义
      • 6.1.2 “被”字句的构成
    • 思考与练习(23)
    • 6.2 “把”字句
      • 6.2.1 “把”字句的句式语义
      • 6.2.2 “把”字句的构成及其运用
    • 思考与练习(24)
    • 6.3 比况短语
      • 6.3.1 ……+似的
      • 6.3.2 动词“像/好像/仿佛/跟……似的”构成的比况短语
      • 6.3.3 比况短语的句法功能
      • 6.3.4 比况短语的表义分析
    • 思考与练习(25)
  • 第七章 复句
    • 7.1 复句概说
      • 7.1.1 什么是复句?
      • 7.1.2 复句中的主语
      • 7.1.3 复句中的关联词语
    • 7.2 复句的分类
      • 7.2.1 联合复句
      • 7.2.2 偏正复句
    • 7.3 多重复句
    • 7.4 紧缩复句
      • 7.4.1 成对的关联词语构成的紧缩复句
      • 7.4.2 单个关联词语构成的紧缩复句
      • 7.4.3 没有关联词语的紧缩复句
    • 思考与练习(26)
  • 附录一 参考答案
  • 附录二 标点符号的用法
  • 附录三 常用名量词搭配表
  • 附录四 常用离合词表
  • 附录五 英汉语言学术语
  • 附录六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