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社会学学科的曲折历程回顾、农大社会学系的艰难起步和快速发展、农大社会学专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一个经济学人与社会学的不解之缘等。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序言
- 目录
-
程贵铭
-
1.中国社会学学科的曲折历程回顾
-
2.农大社会学系的艰难起步和快速发展
-
3.农大社会学专业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
4.一个经济学人与社会学的不解之缘
-
5.我的教学与研究心得
-
6.如何学好社会学
-
-
朱启臻
-
1.农业大学需要社会科学
-
2.“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社会学
-
3.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的特色与方向
-
4.农村社会学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
-
5.兴趣与责任
-
6.自豪与遗憾
-
7.期望与建议
-
-
张蓉
-
1.与农大结缘
-
2.与社会学系结缘
-
3.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
-
4.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
-
5.对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
6.师生情谊与人生感悟
-
-
蒋爱群
-
1.溯源:弃理从文
-
2.孕育:人文教研室
-
3.诞生:社会学的初创岁月
-
4.成长:黄龙寺扶贫实践
-
5.收获:成为“蒋妈”
-
6.结语
-
-
孙津
-
1.从文学博士到农民问题专家
-
2.农大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3.比较现代化研究的思路与视野
-
4.实证研究或田野调查的真相
-
5.大学教育的本质内涵是精神自主
-
-
何慧丽
-
1.在武汉:两粒种子播种在一名年轻学子的心田
-
2.任教初期与读博期间教学科研思想的萌芽与成长
-
3.教学科研的开拓性探索阶段:为了中国社会学的新生和发展
-
4.课堂教学内容改革个案:社会学概论与中国社会学名著导读
-
5.课堂教学综合改革个案:经济社会学
-
6.关于社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发现乡土性,感悟农村美
-
-
叶敬忠
-
1.个人经历与学业转型
-
2.农村留守人口研究
-
3.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研究
-
4.社会科学研究的责任感
-
5.社会科学研究的态度与精神
-
6.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
-
-
吴惠芳
-
1.误打误撞初入门
-
2.跌跌撞撞进取路
-
3.峰回路转再上路
-
4.步履维艰“八爪鱼”
-
5.不是结束的结语
-
-
孙庆忠
-
1.学业背景与学术志趣
-
2.与农大社会学系结缘
-
3.课堂教学的高峰体验
-
4.兰考之行的田野记忆
-
5.八载妙峰山庙会追踪研究
-
6.十年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
-
7.研究生教育的精神与理念
-
8.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与感悟
-
9.心灵告白与社会学系的愿景
-
-
童小溪
-
1.关于大学教育和社会科学
-
2.在农大教书和调研的经历
-
3.对教育和改革的看法
-
4.对“三农”问题的看法
-
5.关于学生、学习和读书
-
6.关于个人和体制
-
7.关于课堂与课外
-
8.对社会学系和社会学的看法
-
-
赵旭东
-
1.乡土与社会
-
2.影响与改变
-
3.我与社会学
-
4.学生与培养
-
5.提升与转型
-
6.经历与人生
-
7.烦事与趣事
-
8.建议与主张
-
9.期待与展望
-
-
熊春文
-
1.与社会学结缘
-
2.入职社会学系
-
3.尽心课堂教学
-
4.开展经验研究
-
5.从容寄望未来
-
-
郑红娥
-
1.感念与感悟
-
2.初次造访
-
3.带队实习
-
4.第一次上讲台
-
5.我的成长
-
6.亦师亦友
-
7.失败与“成功”
-
8.学术之路漫漫……
-
-
谢元媛
-
1.求学:愉快之旅
-
2.工作:从心选择
-
3.班主任:幸福的社会111
-
4.课堂:享受彼此的存在
-
5.求知:小宇宙爆发的渴求
-
6.人生:因梦想而让人期待
-
7.致谢
-
-
梁永佳
-
1.自我放逐的求学
-
2.以宗教为研究领域
-
3.田野工作的乐趣和收获
-
4.“三不主义”人类学
-
5.与农大结缘
-
6.大学教育和社会学的前景
-
7.每个同学都在谋划自己的生涯
-
8.遁世者的意义
-
-
潘璐
-
1.大学忆往
-
2.研究生学习:寻找实践的田野
-
3.回归社会学系
-
4.走上讲台
-
5.寄语新生:学科意识的培养
-
-
张艳霞
-
1.八年燕园寻梦
-
2.十二年海外求索
-
3.旧燕归来初登农大讲台
-
4.学术研究志趣及对未来的展望
-
- 后记
- 版权页
- 后折页
- 封底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097/80572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