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中国当代诗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保持同向的同时,遭遇了现代性风险——虚无主义文化危机。中国当代诗歌在显现和对抗虚无主义的过程中,成就了一批优秀诗人和文本。
本书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当代诗歌的生成路径及其时代特征研究为主线,梳理朦胧诗以来诗歌美学发展与蜕变的脉络,系统揭示虚无主义在中国当代诗歌中体现的文化危机特征,以及在诗歌写作及文本中的美学呈现。
作者充分重视历史语境与诗歌变革的关联,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多个视角进入文本和理论的解读、阐释,揭示了虚无主义的表现形态、历史根源、当代土壤及不可估量的危害性等,提出了当代中国诗歌抵御和超越虚无主义的审美精神。
本书立足高远,视野广阔,文本分析及理论阐释富于才情,显示了清晰而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及面向未来的建设性高度。
本书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当代诗歌的生成路径及其时代特征研究为主线,梳理朦胧诗以来诗歌美学发展与蜕变的脉络,系统揭示虚无主义在中国当代诗歌中体现的文化危机特征,以及在诗歌写作及文本中的美学呈现。
作者充分重视历史语境与诗歌变革的关联,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多个视角进入文本和理论的解读、阐释,揭示了虚无主义的表现形态、历史根源、当代土壤及不可估量的危害性等,提出了当代中国诗歌抵御和超越虚无主义的审美精神。
本书立足高远,视野广阔,文本分析及理论阐释富于才情,显示了清晰而强烈的问题意识以及面向未来的建设性高度。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导言
-
1.1 为什么是虚无主义?
-
1.2 穿越虚无主义的迷雾
-
1.3 中国当代诗歌的现代性视域
-
1.4 寻找诗歌审美精神的“块茎”
-
1.5 一种生成的结构
-
-
/第二章/想象的主体:“今天”的“在新的崛起面前”的“人”
-
2.1 断裂的历史虚无与“预感快感”的失去
-
2.2 “在新的崛起面前”与“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
2.3 “在精神病院”的“疯狗”及其“回答”
-
2.4 结语
-
-
/第三章/一条没有桅杆的船:“转变”的“烘烤”的“0档案”
-
3.1 变异的社会虚无与“双重束缚”的境地
-
3.2 “现代性的风险”及其“坏蛋”
-
3.3 在“后现代主义”解构下,在非诗的时代展开的诗歌
-
3.4 结语
-
-
/第四章/新世纪的幽灵:符号的咒语及“戈多”破门而入之后的“开花”
-
4.1 符号的咒语:所以,我们不想返回
-
4.2 “戈多”的破门而入:虚无主义的犬儒主义体现
-
4.3 “开花”
-
4.4 结语
-
-
/第五章/与“上帝”和解:在存在追问后的“救赎”
-
5.1 “破坏性创新”下的“存在”
-
5.2 在虚无主义的面前“崛起”
-
5.3 对虚无的“救赎”
-
5.4 结语
-
-
/第六章/结语:可写的现代化与可写的文本及可写的乌托邦——通过新浪漫主义
-
6.1 可写的现代化
-
6.2 可写的文本
-
6.3 可写的乌托邦
-
6.4 结语
-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