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作者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该领域专家。本书作者以哲学领域中广为研究者关注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为对象,在厘清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对所涉及的原著的研读,提炼出有关的解释框架,对之作出论述。既有整体性的介绍和概括,又有突出个案的分析和解读,行文明晰畅达,是一本较好的通识类著作。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
第一讲 现代性”概念与启蒙精神
-
一 “现代性”概念的起源与界定
-
二 启蒙与现代性
-
-
第二讲 现代性的性质与特点
-
一 “现代性”的主要内涵与特征
-
二 现代性与现代化
-
-
第三讲 康德哲学:现代性的序幕
-
一 “现代性态度的纲领”
-
二 理性的批判及其建构
-
三 理性神学与道德的宗教
-
四 自由的权利与国家的理念
-
-
第四讲 黑格尔:现代世界的理性与自由原则
-
一 “理性是世界的灵魂”
-
一 “后现代”概念与后现代话语的产生
-
二 现代世界的“自由”原则
-
三 宗教是实践理性的需要
-
-
第五讲 韦伯的理性化的现代性分析
-
一 现代性的特征:理性化
-
二 理性化的诸种表现
-
三 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冲突
-
四 现代性的冲突
-
-
第六讲 后现代话语的产生与后现代性
-
二 后现代话语的思想渊源
-
三 “后现代”、“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性”
-
-
第七讲 尼采:后现代性的开端
-
一 现代性的虚无主义
-
二 “理性”与知识观批判
-
三 权力意志与价值颠覆
-
-
第八讲 海德格尔:现代性与存在的意义
-
一 现代性的本质:世界成为图像
-
二 主体性形而上学的终结
-
三 追问存在:虚无主义的克服
-
四 “无家可归”与人的救渡
-
-
第九讲 福柯:规训的现代社会及其主体
-
一 启蒙的意义与现代性的态度
-
二 “未崩溃的”现代性的合理性
-
三 规训的现代社会
-
四 权力造就的主体
-
-
第十讲 利奥塔:现代性元叙事的解构
-
一 现代性与“元叙事”批判
-
二 知识与合法化问题
-
三 后现代的合法化模式及其悖谬逻辑
-
-
第十一讲 吉登斯:晚期现代性的发展
-
一 现代性的性质与动力机制
-
二 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与全球化
-
三 现代性的“风险”
-
四 现代性的超越——后现代性
-
-
第十二讲 詹姆逊:后现代性与晚期资本主义逻辑
-
一 现代性及其基本准则
-
二 晚期资本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
三 后现代的文化逻辑
-
-
第十三讲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重建
-
一 现代性话语的反思
-
二 现代性规范基础的重建
-
三 现代性的规范内涵
-
-
第十四讲 哲学范式的转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
-
一 个体理性与主体中心的解构
-
二 “合理性”范式的变化
-
三 从认识论走向解释学
-
-
第十五讲 消费社会、全球化与后现代性
-
一 消费社会与后现代性
-
二 现代性的隐忧与后现代性的悖论
-
- 后记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已有选目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