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中国式规划:从“一五”到“十四五”

出版日期
2021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730131969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书通过系统的理论综述和丰富的历史资料梳理,回顾了中国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基本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规划治理的理论逻辑。本书认为,中国特色的五年规划制度是一种弹性规划制度,主要通过适应性宏观计划和激励性目标治理,动员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共同实现国家目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本书主要特色:第一,学术性,从理论角度回答了规划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规划、如何规划三个基本问题;第二,跨学科视角,坚持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史学为鉴,从多学科视角探讨规划治理的理论逻辑和经验;第三,还原历史事实,通过查阅大量党史、国史资料,深入回顾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历史细节,描绘党领导五年规划编制和实施的伟大历程。
  • 封面
  • 版权
  • 目录
  • 总 论 规划治理的逻辑
    • 第一节 国家治理与规划制度
      • 一、从国家治理看国家发展
      • 二、寻找中国奇迹背后的典型国家治理制度
      • 三、中国特色的五年规划制度
      • 四、世界规划兴衰简史
    • 第二节 规划治理的基本逻辑
      • 一、三个基本理论问题
      • 二、规划是什么
      • 三、为什么需要规划
      • 四、如何规划
    • 第三节 构建中国特色的规划学理论
      • 一、构建中国特色规划学理论的方法论
      • 二、马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三、史学为鉴
  • 第一章 探索中的五年规划
    • 第一节 1953年前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建设的规划与准备
      • 一、新国家的宏伟蓝图提出要依靠计划
      • 二、为计划经济做准备: 组建国营经济、调整工商业、建立计划管理机制
      • 三、国民经济计划的编制工作在摸索中前进
      • 四、东北地区计划经济的最初实践
    • 第二节 “一五”计划——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重要开端
      • 一、毛泽东指出,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是“大仁政”
      • 二、出访苏联, 签订协议
      • 三、全国计划系统确立“两下一上”的工作程序
      • 四、“五年计划, 计划五年”
      • 五、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投资举动
      • 六、“我国计划史上的春天”
    • 第三节 经历大起大落的“二五”计划
      • 一、“各方面千军万马, 奔腾而来”
      • 二、周恩来忧心表示,“搞计划必须实事求是”
      • 三、“二五”计划建议提交中共八大
      • 四、风云突变, 国家经济建设脱离健康发展的轨道
    • 第四节 “二五”计划后的调整与八字方针
      • 一、“不要隐讳我们犯的错误, 只有抓紧总结, 才能及时指导”
      • 二、“大家按计划办事, 不要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
      • 三、“现在是下决心纠正错误的时候了”
      • 四、“现在无论农业或者工业, 都需要有一个恢复时期”
    • 第五节 “三五”计划——从关注“吃穿用”到以备战为中心
      • 一、“吃穿用计划”
      • 二、毛泽东考虑“三五”计划的出发点是准备战争
      • 三、“攀枝花搞不起来, 睡不着觉”
      • 四、按毛泽东的要求, 进一步研究“三五”计划和三线建设问题
      • 五、三线建设的全面铺开及“三五”计划的制定
      • 六、努力完成“三五”计划
    • 第六节 “四五”计划——“三个突破”与两次调整
      • 一、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导致“三个突破”
      • 二、“过去能搞的, 现在搞不出来? 我对此非常难过”
      • 三、“搞社会主义建设, 不能不搞生产, 不能不搞技术”
      • 四、“四五”计划历经曲折最终完成
    • 第七节 经历伟大历史转折的“五五”计划
      • 一、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1976年
      • 二、粉碎“四人帮”和新的“跃进”计划的形成
      •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 四、“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提出
  • 第二章 改革中的五年规划
    • 第一节 “六五”计划——国民经济迎来又一个快速增长期
      • 一、邓小平强调“重点是要抓调整, 改革要服从于调整, 有利于调整, 不能妨碍调整”
      • 二、“久别重逢”的五年计划——“六五”计划向全社会公布
      • 三、计划经济体制迎来重要转变——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 四、“六五”时期取得重大成就
    • 第二节 “七五”计划——改革、起伏与发展
      •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后理论继续突破
      • 二、“力”的界限在哪里——“七五”计划在论争中编制
      • 三、“七五”开局过热, 陈云提醒“头脑要清醒些”
      • 四、治理整顿见成效,“七五”计划顺利完成
    • 第三节 “八五”计划——在“软着陆”中实现高速增长
      • 一、一面治理整顿, 一面“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经济
      • 二、“看准了的, 就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
      • 三、南方谈话后, 中央调整“八五”计划
      • 四、宏观调控与经济“软着陆”
      • 五、“八五”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执行得最好的五年计划之一
    • 第四节 “九五”计划的完成——“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 一、全新的国内、国际环境使“九五”计划具备新的特点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 三、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及时调整“九五”计划
      • 四、“今年的经济情况, 确实是历年以来最好的”
    • 第五节 “十五”计划——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擎
      • 一、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
      • 二、编制“十五”计划: 全民讨论、全社会参与
      • 三、“由于国际国内都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计划的预期目标要留有余地”
      • 四、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擎
  • 第三章 科学制定五年规划
    • 第一节 “十一五”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 一、“十一五”规划编制的时代背景
      • 二、民主、科学编制“十一五”规划
      • 三、“十一五”规划的指导原则、发展目标
      • 四、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指标
    • 第二节 “十二五”规划——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
      • 一、中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二、“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步骤与过程
      • 三、“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
      • 四、“十二五”时期取得重大成就
    • 第三节 “十三五”规划——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一、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 二、“发展理念搞对了, 目标任务就好定了, 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
      • 三、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景
      • 四、“十三五”时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 第四章 中国式规划图谱
    • 第一节 四梁八柱
      • 一、嵌入国家治理的规划制度
      • 二、规划编制和实施流程
      • 三、“一体两翼”的运行机制
    • 第二节 演变之路
      • 一、规划内容之演变
      • 二、规划编制之演变
      • 三、规划实施之演变
    • 第三节 历史经验
      • 一、从多个视角提升规划的科学性
      • 二、集思广益式的规划编制
      • 三、动员激励式的规划实施
  • 第五章 中国式规划走向未来
    • 第一节 挑战与应对
      • 一、规划内容方面
      • 二、规划编制方面
      • 三、规划实施方面
    • 第二节 走向未来的五年规划
      • 一、“十四五”规划: 在新时代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 二、中国式规划的世界意义与研究展望
  • 附 录 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内容提纲演变
  • 参 考 文 献
  • 后记
  • 出版地 中國大陸
  • 語言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