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用平易的语言讲述了从盘古开天地至今中国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重点是古代史。十五讲内容包括:文明的起源、朝代更替、汉唐清盛世的透视、古代交通、外来文明、民族关系、古代的政治法律选官制度、农业手工业工商业、军事思想与制度、社会生活、思想演变、文学艺术史学、科学技术、近代历史、共和国史。本书第一版自2003年出版以来,受到广泛好评和欢迎,已经印刷14版。现经跟主编和作者商量,请他们对全书做了修订,修订了一些过时的观点和例证,加进了现在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希望更加便于读者阅读。
-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
- 修订版序
- 序
-
第一讲 中国文明起源的科学探索
-
一 黄帝和炎帝: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
二 近世史家对炎黄传说的认识
-
三 多源的文明•多元的文明
-
四 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
-
-
第二讲 中国古代社会与朝代更替
-
一 夏商周三朝更替与华夏族的形成
-
二 商代与周代的社会构成
-
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四 关于秦朝兴亡的思考
-
五 王朝更替与农民战争
-
-
第三讲 汉代、唐代、清代“盛世”的透视
-
一 从文景之治到昭宣中兴
-
二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
三 康雍乾盛世
-
四 盛世的透视
-
-
第四讲 中国古代交通与文化传播
-
一 中国古代交通建设
-
二 “车同轨”与“书同文”
-
三 从张骞的驼队到郑和的云帆
-
四 中国古代的外来文明
-
-
第五讲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
一 地理环境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二 “中国”与“天下”
-
三 华夷界限与天下一统
-
四 统一的经济基础
-
五 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
六 统一过程与民族融合
-
七 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
-
-
第六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选官和法律制度
-
一 国家机器的演变和政治制度的发展
-
二 从世袭到选举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
三 古代法律制度的演变和中华法系的兴衰
-
-
第七讲 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
一 中国传统农业的进步
-
二 农学的成就
-
三 历代王朝的农业管理形式
-
四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
五 历朝重农抑商政策和商业的艰难发展
-
-
第八讲 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与军事制度
-
一 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
-
二 中国古代的著名战例
-
三 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
-
-
第九讲 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
一 远古时期的人类生活
-
二 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生活
-
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
-
四 秦汉时期的社会风尚
-
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
-
六 隋唐时期社会生活的特色
-
七 宋元时期社会生活透视
-
八 明清时期的社会习俗
-
-
第十讲 中国古代思想的演变
-
一 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的建构——孔子思想
-
二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建构——老子思想
-
三 战国时期“天道”与“人道”问题的争鸣
-
四 百家之学融合的尝试
-
五 道教、佛教与中国本土思想
-
六 儒、道、释的思想融合与创新
-
-
第十一讲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
-
一 源远流长的文学渊海
-
二 异彩纷呈的书画苑圃
-
三 繁花似锦的乐舞艺术
-
-
第十二讲 中国古代史学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先秦史学及其特点
-
二 两汉时期的历史理论与史学实践
-
三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史学发展
-
四 宋元明时期的史学
-
五 明清之际到鸦片战争时期的史学
-
-
第十三讲 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思考
-
一 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及特点
-
二 中国古代科技取得成就的原因
-
三 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衰落?
-
-
第十四讲 中国近代历史的新课题
-
一 清朝的封闭、落后和西方近代化潮流
-
二 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起步
-
三 清末民初制度变革的尝试
-
四 新文化运动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
五 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
-
第十五讲 共和国探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
一 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
二 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初探索
-
三 共和国发展的历史性转折
-
四 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
五 迈向跨世纪发展的新阶段
-
六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跨越
-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