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彰显那些对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文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论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揭示了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本卷内容包括:南北文化的交融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科举制度的发展与新型士人的出现等。
- 版权页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在整合中创新
-
第二节 文明的新因素:城市经济与城市文化的繁荣
-
第三节 文化的下移
-
-
第一章 南北文化的交融与国家的统一
-
第一节 南北文化的交融
-
第二节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意义
-
第三节 大一统格局下的边疆诸族文化
-
第四节 贞观之治与盛唐气象
-
-
第二章 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的交流
-
第一节 双向的文化馈赠
-
第二节 长安与敦煌:东西文化的交汇点
-
第三节 华夏文明的东传
-
-
第三章 经济的繁荣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
第一节 人口与耕地面积的增长
-
第二节 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
-
第三节 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创新
-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发达
-
第五节 南方经济的发展
-
-
第四章 科举制度的发展与新型士人的出现
-
第一节 科举制度与统治基础的扩大
-
第二节 选拔机制与社会流动
-
第三节 “共治天下”与“共定国是”
-
第四节 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
-
-
第五章 文官制度的完善
-
第一节 制衡原则的充分运用
-
第二节 官僚的任用与管理
-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加强
-
-
第六章 儒学与宗教的新开展
-
第一节 儒学的复兴与宋明理学的理论贡献
-
第二节 佛教宗派的创立与佛教的本土化
-
第三节 道教的全盛与内丹学的发展
-
-
第七章 学术领域的拓展与教育的繁荣
-
第一节 经学与史学:继承与创新
-
第二节 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书院教育与儒学的社会化
-
-
第八章 北方民族的成长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
第一节 辽、夏、金、元政权概况及其与华夏文明的碰撞
-
第二节 北方民族文化的发展
-
第三节 边疆的开拓与大一统的重建
-
第四节 北方民族与汉族的融合与交流
-
-
第九章 中外关系史的新篇章
-
第一节 中国与欧洲的直接往来
-
第二节 海外贸易的发展与郑和下西洋
-
-
第十章 世界领先的科技与科学观念的发展
-
第一节 从雕版到活字
-
第二节 火药、指南针与航海术
-
第三节 医药学与养生术
-
第四节 天文、地理与数学
-
-
第十一章 文学重心的下移与文学的全面繁荣
-
第一节 唐宋古文运动与儒学复兴
-
第二节 诗国的高峰:唐诗
-
第三节 唱彻宋代的歌声
-
第四节 戏剧的晚出与辉煌
-
第五节 瓦舍勾栏中的说唱艺术
-
-
第十二章 艺术风貌与时代精神
-
第一节 唐代艺术的恢弘与雄浑
-
第二节 五代、两宋艺术与尚意趣的美学追求
-
第三节 元代至明代前期以古为雅的书画艺术
-
-
第十三章 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
第一节 衣食住行的多样化
-
第二节 风俗与娱乐
-
第三节 门户内外:女性的社会角色
-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