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书立足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发展特点,阐述文化批评应该具有的方法、形态和标准的问题,并通过不同的文学文本和文化现象的分析阐释,凸显新的社会学批评的方法途径和理论意涵。
- 版权信息
- 导论:如何构建“寓言论批评”?
-
文化批评何为?
-
第一章 文化批评的政治想象力
-
政治斗争与文化批评
-
文化批评的想象力
-
文化批评的“批判”
-
失范的时代与文化批评的未来
-
-
第二章 伪经验时代的文学政治批评
-
本雅明与寓言论批评
-
重回“经验”的地面
-
伪经验与经验的拯救
-
走向寓言论批评
-
寓言论批评的政治内涵
-
-
第三章 艺术的社会学批评如何可能?——以舞蹈为例
-
身体的直接感染力
-
舞蹈批评的结构性困境
-
舞蹈批评的策略与模式
-
-
第四章 中国文化研究与寓言论批评的危机意识
-
近三十年中国文化研究的概况
-
批判的意识、反遏制冲动与紧迫性幻觉
-
“问题的历史化”:文化研究的另一种可能?
-
-
-
精神的寓言:“嘻剧”
-
第一章 “怨恨电影”与失范的时代[90]
-
“小”时代的“怨毒情结”
-
《后会无期》的“愤懑冲动”
-
《天注定》的“仇恨困境”
-
“怨恨电影”与价值失范
-
-
第二章 嘻剧与嘻剧的“时代”
-
喜剧:正在发生的未来
-
从“丑”到“糗”:嘻剧的微抵抗
-
从困境到窘境
-
嘻剧的“时代”
-
-
-
认知的寓言:“声音拜物教”
-
第一章 唯美主义的耳朵
-
声音如何是一种政治?
-
危险的声音
-
声音的商品拜物教
-
伪经验的生产
-
-
第二章 “听觉中心主义”:三种声音景观的文化寓言
-
“声音文化”还是“听觉文化”?
-
Non-place:现代声音技术的文化政治
-
摇滚的革命性幻觉
-
流行乐的“人机共声”与现实隔离
-
梵音:“空我”与声音拜物教
-
听觉中心主义与伦理退化症
-
-
-
情感的寓言:“青春恋物癖”
-
第一章 自恋主义的异托邦
-
“韩剧异托邦”
-
回忆体与自恋主义的精神分裂症
-
“青春恋物癖”与祭奠未来的墓地
-
-
第二章 青春片新怀旧与“多语性失语症”
-
“卑恋情结”与理想主义的激情剩余
-
“情感偏执狂”:三种卑恋怀旧的文化逻辑
-
青春文化的“多语性失语症”
-
-
-
事件的寓言:“疯狂理性”
-
第一章 涨满情感的无情者
-
《你的名字》中的“零度主体”
-
《你的名字》给中国观众带来了什么?
-
主体的“事件”寓言
-
-
第二章 街头景观与“疯狂理性”
-
街头景观惊现
-
“大妈的街头”
-
再造“街头”
-
街头与认知图绘
-
-
-
“寓言现实主义”:重新思考“生活”与“真实”
-
第一章 走向“寓言现实主义”
-
论“生活不等于现实”
-
为什么“生活”不等于“现实”?
-
当前文艺之“生活”与“现实”组合[228]
-
走向寓言现实主义
-
-
第二章 极端文体与欲望的政治
-
作为社会寓言的网络官场小说
-
欲望叙事:合理执政与纵情惩戒
-
“以恶制恶”与理想主义的消解
-
官场小说与市侩主义权力哲学
-
官场小说的市侩主义
-
-
第三章 作为寓言的心理悬疑电影
-
李玉电影技术风格的变迁
-
精神分裂者营造的多重故事
-
冰水时代的新伦理焦虑
-
-
赘言:“梦境比现实更真实”
-
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新变
-
“第四种关系”
-
“双重欲望陷阱”
-
梦境比现实更真实
-
文本之外,如何另建“寓言性文本”?
-
-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